2020-11-22

中原焦点团队 李金梅 坚持分享第414天

当事人的改变是需要时间的,所以当事人暂时不愿意或无法改变时,咨询师可以先了解与评估一下:在当事人的生活系统中,谁最容易或愿意改变?或者思考系统设置的改变,是否会是比较容易的选择?举例来说,当事人不愿意停止去网吧的行为,而当事人的父母愿意改变咨询师,或可用一种称许欣赏的态度来与当事人的父母讨论:他们可以有什么不同于以往的处理方式,或许就会推动当事人的小小改变;在例如青少年当事人陷于孤单无助之中,咨询师也可以先邀请班上功能良好的同学主动邀约当事人外出;在例如患有忧郁症的当事人无法每节课都去上课时,学校的制度若能允许当事人先到学校辅导室自习,并且思考何以某几节课自己是可以做到去上课的,将会助其可以慢慢突破。如同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概念焦点解决,相信当事人系统中的小改变,将可能会带来大改变,包括当事人自身的改变。

如果当咨询师做了所有的努力,当事人仍然没有任何的改变,咨询师的挫折感是必然存在的,然而,这样的挫折感值得咨询师先自我欣赏的是自己对当事人的关心及愿意辅导当事人的意愿与努力。当事人没有改变,是暂时目前的状态,不等于永远都会如此,日久见人心,滴水穿石等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可能性仍是存在的,咨询师或周围的人,若能继续的付出与关怀,当事人仍然很有可能会软化当事人,我们要相信坚冰之下必有暖流涌动,只是我们可能暂时没有看到这股暖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