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人从懂事接受教育的时候,学校就教会我们要听说读写这几个基本学习要素。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再说,读,写,但是再听的时间却很少(或许也有一些原因属于我们现行教育体制下的一个短板),毕竟大部分人都认为只要带着耳朵听就好,听是人的基本生理与生俱来的本能,不需要做过度的深化和强化,但是很多人只是片面地听,不是再用心听对方再说什么意思,什么环境下要这么说这些意见,是什么原因让他有这样的意见判断。
我们这里涉及到的一个概念,叫做移情聆听,移情聆听不仅是技巧的聆听,而且是心灵的碰撞,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站在对方的心态去想他说的事情。以此来建立和对方的信任感。移情聆听的本质不是要你赞同对方的想法,而是要在情感上和理智上充分地去了解对方的立场,并且给出你的具体的建议或是意见。移情聆听的本质就是不仅用眼睛看着对方听取,还要用心听取对方的真实意图。
移情聆听有助于让对方对作为听众的你有一种释怀感,比如一种空气抽走的感觉,人的本能是求生欲,如果看到对方听众理解自己的处境,那是一种得到心理释放,一种挤压感之后获得新鲜空气的一种解脱。
其实,我们学到的一种想法叫做知己知彼,这句话很多人都听过也知道它的意思,但是先知己还是先知彼,很多人都会先选择知己,其实我们在职场,生意场,生活中,先聆听了解对方的想法,或许会对我们职场中的团队协作,生意场的客户拿下订单,生活中家人关系的和谐,是会有极大的帮助。试想,如果对方觉得你是自己的知己,怎么会不让自己获得既得的利益呢?
很多时候,我们在听取别人说话的时候,都会带着几种主观臆断来判断对方说话的意图,并且试着去引导对方走向自己的思维路线:
1.价值判断。对他人的意见只有是和不是的认同。
2.追根刨底。按照自己的价值观来询问打听对方的底线。
3.好为人师。喜欢按照自己的经验来给对方提意见。
4.自以为是。按照自己的动机判断别人的行为。
以上这些都是不可取的。不是一种完全的有效沟通的方法。当然可能很多人会说,如果我站在对方的立场去考虑会不会被带偏,出现了斯德哥尔摩现象。,我觉得如果自己的立场够坚定,只要出发点都是好的,我觉得就可以试图地去说服对方给予你的理解和支持。而不是害怕自己“叛变”自己的立场。
以上的聆听的言论,是一种让自己专做自己影响圈的一个事情,只有自己专注做好自己影响圈里面的事情之后,你才会慢慢的影响到你的关注圈,聆听是一件“苦差事,烧脑”,但是不能过于心急,要有耐心,才能让对方知道你在尊重自己,就会在不经意的情况下引导对方来互相理解,求同存异找第三选择,互相双赢。
以上内容大部分的思维来自于《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并且结合了一些自己的感悟以及自己的经历体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也欢迎看到的网友我们互相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