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读《论语》,学习版本是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文中的学习心得是根据杨伯峻先生的译文,结合自身经历,写下的学习感悟。读者如果有更深的理解和感悟,可以留言一起讨论学习。
自己读《论语》,再带着孩子读,经典永流传。
【今日论语】八佾(yi)篇第四章。
【原文】3.4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译文】林放问礼的本质。孔子说:“你的问题意义重大呀!就一般礼仪说,与其铺张浪费,宁可朴素简约;就丧礼说,与其仪文周到,宁可过度悲哀。”
【学习心得】
林放,鲁人。
孔子讲礼的本质。礼是礼仪制度,是内在道德和真实情感的外在表现。
礼,与其奢也,宁俭。就一般礼仪而言,朴素简约更好。朴素简约,没有太多物质和形式的羁绊,更注重真情实感的沟通交流。
丧,与其易也,宁戚。就丧礼说,与其仪文周到,宁可过度悲哀。易,理解为仪文周到,也是形式的体现。与形式相比,更重要的是真正的情感表达。
所以,礼之本,就是内在道德和真实情感。
【今日唐诗】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留 。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唐诗三百首中,诗仙李白的第3首诗。
诗人登南京凤凰台,以凤凰台上的所见所闻,借历史变迁,感叹时局,表达对朝廷被奸佞小人左右的担忧。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感叹历史变迁,曾经的繁华成为古迹。
吴宫,是三国孙吴建都金陵所筑的宫殿。
晋代,指东晋,晋室衣冠南渡后建都于金陵。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两句写诗人等凤凰台见到的景致。
三山:山名,在金陵西南长江边上。三山一半隐于青天外。
二水:江水被横截其间的白鹭洲分为二支。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奸佞小人当道,就像浮云蔽日;见不到长安让人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