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中午,我陪爸妈去和他们的朋友喝早茶,他们都是退休的夫妇,60+的样子,我觉得不应称他们为老年人。他们的局并不合我口味,我也可以不去,但如果我不去,但宝宝就需要爸妈轮流照顾,他们聊天的时间就少了。所以,我去照顾点点,顺便把午饭也解决了。
对于我妈来说,她需要这样的局。最近她身体不舒服,除了调理身体以外,更需要一个倾述的窗口,需要朋友的关心。这些朋友确实很好,充当好倾听者的角色,并真心关心我妈妈的健康,互相分享了自己的经验。
我身在其中,却觉得浑身不自在。他们会说“你(我妈)一抱宝宝就不哭,平时肯定是你带得多”,“你看你都把身体熬坏了,有条件应该请个保姆,别让自己这么辛苦啦”……作为旁观者,我听出话里的恭维,也听出了话里有话。我借宝宝要睡觉的理由,抱着宝宝到外面转。我对这种“你应该”的强势的建议有种抗拒的心理,尤其是对我们家情况不了解而指指点点。
我突然觉得,所谓“代沟”并不是来自年龄,也不是种族,而是“理解”。当你做的事别人不理解,却在品头论足,我压根儿不想解释,也不想沟通。“共情能力”是现在人际交往的通行证,能理解他人的人,基本上能在各个年龄层畅通无阻。
我慢慢理解,为什么《少即是多》的作者提倡“以生活方式”交友,比如一起上课、一起跑步、一起参加读书会、一起学习画画,或者都是淘宝店主等认识的朋友,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能互相理解。这样的好处是,一方面,在特定话题上可聊的深,促进共同成长,另一方面,通常这类朋友是积极上进,互相理解,可以给到支持和鼓励。
人是社会动物,社交是一种情感需求。现在流行“减少无效社交”的说法,成了一种普遍价值观,我个人认为“减少无效社交”不代表不社交,恰恰相反,我们要增加一些帮助我们成长的社交,这反而是一种更好生活方式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