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试过没戴眼镜时有多难找到眼镜,那你就更能感受到愚蠢时有多难发现自己的愚蠢。
----【书朋捡话】
积硅步,至千里,日复一日,静待花开~
【每天推荐一本书】第2037天
又是美好的一天。
今天,朋朋推荐的这本书是:
《桃花树下的鲁迅:一部见微知著的鲁迅别传》
作者:黄坚
江西萍乡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就读、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原社科院思想研究室主任黄宣民之侄,大学期间因此直接受教于李泽厚、何兆武、李学勤等名师大家。曾在南方从事媒体工作,定居南昌后,以研究和写作为志业。著有《思想门:先秦诸子解读》等。
首先是本书的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鲁迅与亲人的生活、鲁迅的重要行迹、生命中的波折以及为人旨趣与审美倾向等十多个熟悉又陌生的角度,对鲁迅进行有理有据又饶有风趣的解读,呈现出立体丰富的鲁迅形象。
本书作者可以说是中国鲁迅研究的一个异数,其行文不拘学术套路而能直抵内核,能于细节中见思想,于众多研究之上出新意,且颇具抱负,旨在探究“鲁迅之所以为鲁迅”的结构性规律和因素。
接下来看看书评:
①
作者对文字感觉敏锐、文笔佳、有识见,在一些前人谈的很多的地方能谈出新意,洵属不易。比较喜欢的是论鲁迅与祖父关系、鲁迅第一次赴宁路线、以及鲁迅与酒、江浙较量等几篇。鲁迅研究中往往有人从心理分析着眼,对于鲁迅这样富有个性的作者,心理分析的确具有不可抗拒的诱惑性。但此种心理分析路径,有时有启发性,有时往往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作者可贵的是在这些一般论者都展开心理分析的地方开掘出背后的历史、文化因素,因此论述富有立体感,更有说服力。
②
总体来说还是比较有趣的,切入口小而能缕出关于鲁迅的大事,这里面很多事对鲁迅性格的影响,恐怕是一辈子的。
③
读完大半本,终于有点明白作者的意思。想把鲁迅放到更普遍的生活环境中去观测,剥离掉由鲁迅光环施加在生平遭际上的特殊性,比如谈鲁迅和他祖父在家族地位、性格、才智上的相似性,谈鲁迅与作为赴宁中转地的上海的关系,谈鲁迅对于酒的矛盾态度以及笔下的那些“有征”的矛盾之处,真有点把鲁迅请下神坛的味道。只可惜整本书看下来,少了点结论性的观点。或许是我过分迷信结论?又或许只是本学术散文集不在于结论?
④
衣食住行,从幼到老,旁征博引,细致入微。一代巨匠鲁迅先生的一生被徐徐铺展。他不再是教科书上的两个字,而是一位活生生的人。影响最深的是先生那句话:年轻人少读鲁迅的文章,起码年轻的时候要少读。先生在世时就说对于自己的作品,喜欢和讨厌的人想来也是众多,先生自知自乐而不从众。有幸在先生曾学习生活过的仙台读完此书,意犹未尽。
⑤
"深宵沉醉起,无处觅菰蒲。" 鲁迅的心如他笔下的"影"和"死火",永远"徘徊于无地"。
以上是朋朋精选的书评,
仅供参考。
看过了简介和书评,印象如何?
对这本书感兴趣不?
有时间去读一读,看一看吧。
看过后可以来这里留下你自己的书评。
最后是这本书其他的一些重要信息:
【ISBN号】978-7-5108-8798-7
【中图法分类号】I210
【主题词】鲁迅研究
今天的推荐就到这儿,我们明天见
。。关注朋朋,遇见好书、遇见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