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未来的自己,我想对你说
文/高平六中41班 陈思琦
未来的自己,你是我理想中的样子吗?相信未来的你也和现在的我一样在生活中努力地奋斗吧!下面我所要说的,希望你能真正听进心里去。
勤学似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未来的你要学会自我增值,持续学习,终身成长的人方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那么,要如何自我增值呢?
首先,阅读增值。读书是自我觉醒的最好方式。白岩松在一次演讲时说到了在人生不同阶段对他影响较大的书:《道德经》让他认识到常识与规律的重要性;《红楼梦》让他明白了人生起落和浮沉;《曾国藩传》让他读懂人性的复杂……他还曾说过:“读书不一定能改变命运,但可以保障你更好地对待命运。”迷茫时,书是一个盾牌,帮你抵挡诱惑;困感时,书是一种工具,帮你解疑答惑;沮丧时,书是一把武器,帮你抵抗艰难坎坷。你读过的书,都是一种力量,使你更好地面对生活。
接下来,运动增值。健康、原装器官,无论是哪一个坏了,都足以使人倾家荡产。股神巴菲特就曾因热衷高热量食物还不爱运动,健康状况堪忧。在医生和健身教练的建议下,64岁的他开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持跑步,身体逐渐恢复正常。健康是生命的本钱,它如同一颗玻璃球,一旦掉下,顷刻间便会摔得粉碎。你要用运动为自己的健康增值,要知道,你挥洒的每一滴汗水,你每分每秒的坚持,都不会辜负你。
最后,时间增值。时间是这个世界上唯一最公平的东西。无论是谁,活着的每一天都有且仅拥有24个小时,1440分钟,86400秒。《奇葩说》第七季冠军傅首尔曾在报名参加时被导演问道,“有什么优势?凭什么来这个节目?”而她的答案是:“我的特点就是普通。”未成名前,她的日子平静如水。但她一直未放弃作家梦,于是她每天下班后,利用不多的空余时间,没日没夜地看书、投稿。终于在十年坚持后,靠辩论一举成名。同样的一个小时,用来追剧和复习,成绩不一样;同样的一个月,玩游我或背单词,结果不一样;同样的一年,浑浑噩噩度过或充分利用,差距不一样。你会等时间,但时间永远不会去等你。所以,只有当你让自己的时间变得有意义时,你的人生也就有了意义。
古希腊寓言中有一个问题:一枚硬币会使一个人富有吗?答案当然是不能,但是如果每天加一个呢?人与人的差距很多时候并不是突然拉开的,而是在每天、每月、每年中逐渐拉开的,你要不断给自己增值,日复一日,厚积薄发!
【师评】本文思路清晰,内涵丰富,读来发人深省,给人启迪。本文从阅读、运动、惜时三个方面写给未来的自己,读书能改变一个人的思想,运动能强健一个人的体魄,惜时能赋予一个人不一样的意义。希望现在的你从这三方面增值,成就更加优秀的自己。(指导教师:韩月娥)
2. 雨中的等待
文/神农中学138班 焦雅洁
天空阴云密布,突如其来的一场雨,吓跑了太阳。天空时不时刮起阴冷的风,挨着窗户坐的我不禁紧裹了衣裳。
“下课时间已到 !”广播里不断传来杜老师那熟悉的声音。政治老师虽然拖了几分钟,却丝毫不影响我喜悦的心情。终于,老师下课了,老师前脚刚走,同学们后脚就起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收拾书包。这时,教室里、走廊里甚至整栋教学楼里都是同学们的嬉笑声和桌椅板凳的碰撞声交杂在一起的美妙的“交响曲”。
我撑起那把不知何时就已生锈的伞,肩上背着沉重的书包,右手还拎着一个。踮起脚尖,小心翼翼地绕过一个又一个的小水坑。书包很重,但一想到马上就要见到亲爱的妈妈,马上就会重归大床的怀抱,还有美味的食物在厨房等着我,一切烦恼都烟消云散。
走到校门口,站在人海里环顾一周,没人看见家人的身影,“唉,肯定又得等了。”我想。很快,人走光了,只剩下马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和雨中的我。我站在雨中,望着来来往往的车辆,渴望着有一辆可以停下,哪怕只是陌生人。可不如我所愿,没有人停下,司机只是扭头看了一眼,便驾车离去,地面只留下一道又一道车轮划过的印记。
不知不觉中,半个小时的时间已经溜走,妈妈仍未出现,我抬头呆呆地望着天空,妄想品尝雨的味道。雨越来越大了,它由娇弱的姑娘摇身变成了威猛的女汉子。刚一抬头,雨水瓢泼而下,身上很快被它浇了个透心凉,雨水无情啊!
忽然觉得脚痒,低头是只小蚯蚓,似乎想要爬进我的鞋子,生性怕虫的我,平常都会尖叫一声然后把它甩开,但今天,我却没有尖叫,也没有甩开它,而是任由它爬来爬去,它的成了我雨中的“朋友”。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路灯亮了,在灯的照耀下,地面成了许多碎片,那辆车还是没有出现。思绪回荡在小时候,外公雨夜带我出去,他背着我,让我打着伞,调皮的我在外公的背上睡着了,手中的雨伞也滑落到了地上,外公并没有叫醒我,那时多么美好。
起风了!我还待在原地不知所措,脚早已冻得沉重如石,手也快要撑不住伞了,只是勉强地拉上了衣服拉锁,摸摸背后的书包,湿透了!思绪再次将我带回幼时,阴冷的风却将我带回眼前,乌云似乎知道了我的故事,黑着脸替我委屈。
这时,一辆车驶过,拐弯后,停在了我的面前,看着熟悉的车牌号,我拖着僵硬的步子,踩着水坑向前走去。地面上,是最美的弧线。
终于能回家了,我早已没有刚放学时的开心了。
【师评】最初内心快乐,然后对路人抱有期待,失望之后雨中的小蚯蚓给予了作者慰藉,接下来有关外公的回忆十分温馨,终于等来家人内心的快乐无影无踪了。文章选材丰富,情感表达细腻,注重捕捉生活中的小事,写作水平有提高!(点评教师:程玲燕)
3.《黄鹤楼》
文/高平三中 姬梓诺
传说中的仙人已乘黄鹤飞去,
此地留下了这空荡的黄鹤楼。
飞去的黄鹤再也没有归来了,
只剩悠悠白云仍然千载依旧。
晴天望江对岸汉阳树木清楚,
鹦鹉洲之上茂盛的草绿油油。
到了黄昏不知何处才是我乡?
面对烟波渺渺大江令人发愁。
4.《使至塞上》
文/高平三中 张沐阳
单车独骑想去慰问边关,
远途不知不觉已过居延。
蓬草随我飞出西北边塞,
大雁北归正在翱翔蓝天。
浩瀚的沙漠里烽烟轻直,
无垠的黄河中落日浑圆。
到了萧关遇到侦查骑兵,
告诉我战将在都护燕然。
文/ 高平三中 赵琳茜
单车一辆欲去慰问边关,
路途渐远此时已过居延。
飘飞的蓬草已越过汉塞,
大雁北飞直入悠悠胡天。
浩瀚沙漠烽烟直上云霄,
绵延黄河半显夕日深圆。
在萧关相遇侦巡的骑兵,
告知我们都护早在燕然。
5、《渡荆门送别》
文/高平三中 郑兆祥
乘舟渡江来到遥远的荆门外,
战国时期楚国正适合来旅游,
山川随着平坦原野逐渐消失。
江水在一望无垠的田野奔流。
月映江面好像天外飞来明镜,
云层的飘渺结出了海市蜃楼。
故乡的河水依旧喜爱怜惜我,
不远万里来送我这一叶小舟。
2. 文/高平三中 李若溪
我乘舟渡江来到遥远荆门外,
要到战国时楚国的境内畅游。
山随着广阔原野的出现消失,
江水在一望无际原野中奔流。
江面月影好似天上飞来明镜,
云层变化莫测幻出海市蜃楼。
还是故乡的水怜爱不舍得我,
不远万里来送我东行的船舟。
3.文/高平三中 袁梦泽
我乘舟渡江来到荆门外 ,
要到楚国境内游览观赏 。
三随原野的出现而消失 ,
江水在原野中缓缓流淌 。
江面月影似天上的明镜 ,
江上云霞形成美丽景象 。
故乡之水深深的爱着我 ,
不远万里送我乘舟远航 。
4.文/高平三中 李若锴
我乘舟远行途经宜都荆门之外,
要到战国时期楚国的境内环游。
青山随着平旷的原野渐渐消失,
江水在辽远无际的原野荡悠悠。
江面月影犹如天上飞来的明镜,
彩云层叠好似变成了海市蜃楼。
来自故乡的江水仍然喜爱着我,
不惜万里来送我这东行的小舟。
5.文/高平三中 崔傲然
乘舟远渡直至荆门之外,
不辞艰辛去往楚地旅游。
山峰随旷野渐渐隐退去,
江水迢迢直入原野奔流。
江水映月仿佛飞来明镜,
云霞层生结成海市蜃楼。
离乡干里乡水仍然依恋,
万里相助推送游子漂舟。
6.文/高平三中 田宇超
我乘上小船行驶过绵绵荆门,
越过此地我要到楚地去游览。
青山渐渐消失只有无尽平原,
长江滚滚奔涌流入广袤荒檀。
月光闪烁映入江面似如飞镜,
云变蓝天呈出海市蜃楼一般。
故乡之水对我却是念念不舍,
万里之远送我乘舟远去心暖。
6.《钱塘湖春行》
文/高平三中 韩心怡
孤山寺之北贾公亭以西之处,
纱云浮岸与初涨的湖水相平。
向阳的树木有多只早莺相争,
新燕已在啄泥筑巢为自安宁。
使人陶醉入迷竟是路边野花,
刚刚没过马蹄唯那春草青青。
美景伴湖东醉爱到流连忘返,
绿荫穿过白沙堤落下了倒影。
【师评】“以诗译诗”是我们学习《古诗五首》“一诗三写”的第一写。这几位同学的作品,不仅能很好地帮我们理解原诗的内容,而且语言表达优美,韵脚整齐,给人一种诗的美感。(点评教师:张永刚)
7. 月满中秋
文/神农中学 139班申梓钰
盼望着,盼望着,九月来了,中秋的脚步近了。
中秋节前夕,一切照旧,我依然坐在书桌前奋笔疾书,妈妈为迎接中秋佳节在打扫屋子,奶奶收拾着碗筷,爸爸和爷爷鼓捣着几块木头,似乎想为即将到来的几亩地玉米造个房子,而我家的那一只小猫、一只小狗在地上摸爬滚打,好不惬意。
一整天的天气都是好的,白天阳光和煦,夜晚稍有微风,虽是在秋季,却有种夏夜的感觉。令人想不到的是,下一秒,天气却三百六十度大转弯,黑沉沉的夜,仿佛无边的浓墨涂抹在天际,只有几颗零散的星星发出微光。夜静得可怕,只能听到不时吹来的几阵凉风。静静仰望天空,倒也并非纯黑色,黑暗中透出一片无垠的深蓝,一直延伸、蔓延到远方,又似一帘藏青色的帷幕。只是,风越吹越高,越刮越狠,还夹杂着雨,仿佛帷幕后藏着一个大魔头,凶神恶煞,要屠杀世界。我的身上冒着凉气,头皮发麻,急忙跑回屋里。
所有人都在担心,明天天气怎么样?是否能看到月亮。所幸中秋节当天天气不错,刚到晚上,月亮便悄悄地爬上来,如一轮银盘,镶嵌在深蓝的夜空上,皎洁明亮,洒在屋顶上,马路上,角落里。
这时,奶奶拿出水果、月饼、酒,摆在院子中间,大家坐在院里,吃着月饼,看着中秋晚会,其乐融融,悠闲惬意。
或许儿时中秋节的快乐莫过于那金贵的三天假期,而长大后才会深刻体会到家人团聚的不容易。小时候真傻,居然盼着长大,但没有人告诉我们,长大的代价是亲人们一个个的离开,或许这是对“越长大越孤单”最深刻的理解。
几千年前的这一晚,苏轼心中尽是对胞弟的思念,杜甫言语中饱含对家乡的深情。
月于我们,是亲人,是故乡,是归情。月圆是画,月缺是诗。月满情意浓,月亏爱不减。
【点评】文章由中秋前夕的“不满”(天气骤变)到中秋之夜的“满”(满月当空),拉长了中秋的时间。结尾部分表达了自己的思考。(点评教师:程玲燕)
8. 红星照耀我前行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近年来“红色精神”一词经常被提及,可是到底何为“红色精神”?“”红色精神”的具体内涵又是什么呢?这个暑假,在读了《红色照耀中国》这本书后,我有了答案……
何为“红色精神”?让我们先来看看作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问世前,有关“红色中国”众说纷纭,消息被国民党封锁,可关于”红色中国”的谜团愈见神秘。在此种状况下,经过多方努力,斯诺成为了第一个采访“红色中国”的西方记者。当1936年斯诺克服身体的不适,冒着生命危险进入了被国民党严密封锁的“红色禁区”后,“红色中国”的面纱才被揭晓。斯诺在红区进行的采访与考察,记录了他同红军领袖、战士乃至苏区人民的谈话,记录了他在苏区的见闻感受,最终根据这些一手资料完成了《红色照耀中国》的写作,向全世界介绍了苏区的真实的情况。这种对真理执着追求的精神,或许就是“红色精神”吧?
何为“红色精神”?看看我们红军的领袖吧!虽然他们出身不同,成长经历不同,但却因为“救国救民”的共同信念聚集在一起。战场上,他们有勇有谋,指挥的军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生活中,他们深入基层,了解人民疾苦,唤醒每一个被压迫者的觉醒。他们放弃荣华富贵,毅然投身于共产主义事业,只为帮助人民摆脱贫苦,过上当家作主的日子;他们毫无官腔架子,与战士同甘共苦,深得民众支持。这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或许就是“红色精神”。
何为“红色精神”?再看看我们可爱的那群“红小鬼”便可得知。他们虽大都只有十一二岁,但他们信仰共产主义,信仰中国工农红军,他们跟着大部队一起爬雪山、过草地,走完了长征的二万五千里。他们执着而坚定着心中的追求。尽管他们还小,但他们也在红军队伍中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为革命尽了自己的一份力量。这种不论年龄都为国家奉献自己的精神,或许就是“红色精神”。
什么是“红色精神”?当然在这本书中还有很多很多的答案,因为书中的每一名战士都用着自己的生命在告诉着我答案,我明白了“红色精神”的真谛,我也暗暗发誓,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做一个能够为人民之幸福而奋斗的人!
师评:这篇读后感紧紧围绕”红色精神”来提出问题并生成答案,一步步带领我们走向文本,理解文本,最终收获自己的独特感悟。结构清晰,主题突出,完成得较好!(指导教师:李平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