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每年的春节前的那几天,我们都在写春联,写不尽的故事,写不尽的回忆……趁着墨迹未干,墨香未尽,先欣赏一下,所有的快乐都在对联里。
“有钱没钱,买纸糊年,在旧社会,就是再穷的人家也要贴对联!”
这是孩子的爷爷每年年三十晚上贴对联时候必讲的话,如果我们笑而不答,他会继续讲他的“对联”故事。
“旧社会贴对子那是有钱人家才能年年换新的,穷人家哪有钱买新对联?又不识字,自己不会写,一个村里有个把秀才,求爷爷告奶奶叫人家写一副对联,年三十晚上贴上去,初二三赶紧小心地揭下来,拿塑料纸包好了,当宝贝一样收起来,等来年年三十的时候再贴上去……”
我笑眯眯地在对联背面抹浆糊,一言不发,儿子忙着帮忙贴对联。看着这红红火火的对联贴上墙,我的思绪也会飘到很久很久以前。
2
在我小时候请人写对联那是办年货中的头等大事之一。当时村上就没有几个识字的人,仅有的几个高中毕业生会写毛笔字的根本就是凤毛麟角,而我二叔更是其中的翘楚。过了腊月二十四,祭灶完毕,女人们忙着办年货:碗口大的大笼馒头蒸起来,白白胖胖的,摆在石磨顶上;骨头丸子炸起来;猪肉馅子剁得震天响;院子里热气缭绕,好几家婆婆媳妇聚在一起,欢欢喜喜办年货,迎新年。
男人们边挟着几张红纸,拿着两包丽华大前门香烟,包了两包点心,到我二叔家请二叔写对联。连锅带灶的小堂屋里,地上扫得干干净净,当门正中放着一张小地八仙桌,桌前放着一个炭火盆,木炭烧得红彤彤的。旁边的小桌上放着炒好的瓜子花生,糖果子,屋子里坐满了人,大家你推我让有说有笑地排队等候,像是在买什么紧俏商品,大家都在等着二叔写对联。
3
我最羡慕二叔当时的样子:盛菜的碟子里倒上半瓶墨汁,大毛笔蘸的饱饱的,神态自若地在碟子边上刮一刮,墨汁便顺着笔尖一溜烟流到碟子底下,碟边上留下了一道道黑亮黑亮的墨线。他慢条斯理地把裁好红纸折一折,正好分成五等分或者七等分。然后看一眼那本泛黄的对联老黄历,便大笔一挥,在一片赞扬声中一副对联便写好了。得了对联的人像领了圣旨,小心翼翼地双手捧着,拿到院子里晾干。没有挨到的继续在屋里嗑着瓜子,抽着旱烟,有说有笑慢慢地等,今天等不到明天接着来,大家心平气和的说说笑笑,没有一点烦闷之意。更有甚者,写完了对联的也照旧天天来闲坐着,聊聊天南海北的奇闻异事,称赞一下对联写得好,直到自己的婆娘喊吃饭,才意犹未尽地拍拍屁股回家去。这对联从小年二十三一直写到年三十上午才算结束,整个老村,家家户户贴的都是二叔写的对联。
4
那时候我多想像二叔一样,大笔一挥写上一副对子,那该是多么潇洒的事情。可二叔因为写对联也没少挨二婶骂,虽然收了不少点心洋烟,但是天一亮就坐在桌边,除了吃饭时间可以休息一下,要一直写到天黑;家里的活一点帮不上不说,屋里还来来往往不断人,送来的洋烟点心瓜子也悉数被来人吃光光,白白贴了七八天的炭火,自己家男人还累得跟狗一样,万一累出病来我看谁心疼你……
二叔挨了骂也不生气,嘿嘿地笑,他骄傲着呢,因为大家都说他是村里的大秀才。看着村里每家每户的大门上都贴着自己写的对联,累几天怕什么呢?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自打老公师范毕业以后,我们家就没再去找二叔写过对联,因为老公是正规学校毕业,写字经过系统训练,字写得自然要比二叔强一些。老百姓看不懂字的孬好,可是,老公的名头就比高中毕业的二叔响一些,我家附近村民便挟了一卷红纸到我家来了,于是我们家堂屋里便坐满了人,公公乐呵呵地茶水伺候,屋里烟雾缭绕,笑声不断。看着公公满脸皱纹笑出了一朵花,我想他看到自己儿子的字贴到别人家的大门上,他心里也是非常骄傲的吧!
几十年过去了,二叔家的小草屋早已换成了新楼房,可我再也没有见过那么热闹的写对联的场面,再也没有见过那么红火的对联。
羽西X简书 红蕴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