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这句话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但是你知道为什么这样吃可以不劳医生开药方吗?下面让我为你一一道来。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萝卜和姜:
萝卜
萝卜:色白,五行属金,入肺,性味甘辛凉。有消积滞、化痰热、下气宽中、利尿解毒的功效。在民间,萝卜有“小人参”之称。还有民谚“萝卜上了街,药铺不用开。”“秋天萝卜收,大夫袖了手”。这些谚语虽然有点夸张,但同时也说明了萝卜在防治疾病中所起的作用还是很大的。
姜
姜因为加工方式不一样,可分为生姜、干姜、炮姜。这里以生姜为例,应该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到比较多的一味常见食材。
生姜:性温,味辛。能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止泻的作用。可以治疗脾胃虚寒、寒湿引起的脾胃功能不和导致的食欲不振、胃胀、胃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对肺寒咳嗽咳痰以及风寒感冒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生姜还能解鱼、蟹的毒。
萝卜和姜其实是很常见的食材,一年四季都可以食用,但是在这民谚中特别提到冬和夏,那又是为什么呢?
人是自然的产物,生活在自然界中,肯定会受到自然的影响。夏天,阳气蒸腾,热气向上向外发散,天气十分炎热。而地底下会比较清凉,在农村有过生活经历的人会比较清楚,夏天的井水是凉的,冰箱没有普遍出现之前,夏天大家冰西瓜都是放在井里边的。同气相求,人也一样。夏天人体气血都涌向体表,体内阳气就少,因而容易生冷生寒。另一方面,夏季炎热,人们往往喜欢贪凉饮冷,现代人夏天更是长期吹空调,这些生活方式都容易损伤脾胃阳气,就会导致恶风怕冷、疲乏无力、腹疼腹泻、食欲不振、口中黏腻等。此时一碗热乎的生姜汤,可起到散寒开胃止泻的作用。另外夏令时节也可以经常煮点姜枣汤来喝。
冬天的情况正好相反,自然界的阳气潜藏,在外的阳气虚少,在地里的阳气积多。冬天的井水不冰手,北方人也是把菜存于地窖防冻。对应于人,气血潜藏于体内脏腑。又因为天冷人们喜欢吃一些热性食物,火锅,牛羊肉等比较难消化的食材,加之冬天运动较少,就容易产生痰热,出现腹胀、口臭等上火症状。此时进食萝卜,就可以起到清热化痰,消积除胀的作用。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只有阴阳协调平衡,身体才能维持在较为稳定的健康状态。这便是“冬吃萝卜夏吃姜”的理论依据。我们要遵循天时顺时养生身体才会更健康,你做对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