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回家,见到众乡邻起早贪黑采集酸枣,而且采摘的酸枣都是青的,根本不成熟,我就心生纳闷:“采摘这么多青酸枣有什么用?”邻居大嫂告诉我:“现在酸枣可贵了,据说可入药,前几年一块一斤,现在一块六七一斤,青的红的都要”。我说:“一块六七一斤是不少,但是一天也采不了多少呀?”邻居大哥说:“岭上岭下到处都是,多的很,今年酸枣可稠了,一人一天摘几十斤绝对没有问题。”
虽然还是心存疑虑,但闲着没事,我就跟着邻居去看热闹去了。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多年不见,漫山遍野的酸枣树长得十分茂盛,本来是丛生的灌木,有的已经长成小乔木了。密密麻麻的果实挂满枝头。多数枣子还是青的,也有一些通风透光好的枝条上的果实已经发白,部分酸枣已经泛起红边,可以食用。
村民采摘酸枣是富有智慧的,不是我想象的一个一个、一把一把地采摘。只见邻居大哥大嫂把一张塑料布铺在平处,再用一把长长的镰刀把长满酸枣的枝条一枝枝削下,然后用木棍使劲拍打割下来的酸枣枝。随着一声声抽打,大大小小的果实“噼里啪啦”地掉落在早已铺好的塑料布上。邻居大哥大嫂分工明确,一人管削枝,一人管打果。很快收集起来的酸枣就是一大堆,约有二三十斤的样子。虽然出力流汗,但心头依然充满了丰收的喜悦。
这酸枣树对我们打小从农村长大的孩子来说,并不陌生。小时候放羊割草,不小心就会被刺伤。见到长红的果子都抢着摘来,一边吃一边往口袋里塞。等赶着羊擓着篮子往家回的路上,往往因为口袋太小,跑着果子就从口袋里抖落出来,到家也剩不了几个。
曾几何时,酸枣也成了村民争抢采收的香饽饽,成为村民脱贫致富的法宝?随手打开手机,百度一下,酸枣还真是个宝贝呢。
酸枣,鼠李科枣属植物,是枣的变种。又名棘、棘子、野枣、山枣、葛针等,原产中国华北,中南各省亦有分布。多野生,常为灌木,也有的为小乔木。树势较强。果小、多圆或椭圆形、果皮厚、光滑、紫红或紫褐色,内薄,味大多很酸。核圆形或椭圆形,核面较光滑,内含种子1至2枚,种仁饱满可作中药。具有补肝、宁心、敛汗、生津的功效;主治虚烦不眠,惊悸多梦,体虚多汗,津虚口渴等症。
关于它的治病效果,民间流传着一些趣闻和传说。唐代永淳年间,相国寺有位和尚名允惠,患了癫狂症,经常妄哭妄动,狂呼奔走。病程半年,虽服了许多名医的汤药,均不见好转。允惠的哥哥潘某,与名医孙思邈是至交,潘恳请孙思邈设法治疗。孙详询病情,细察苔脉,然后说道:"令弟今夜睡着,明日醒来便愈。"潘某听罢,大喜过望。孙思邈吩咐:"先取些成食给小师父吃,待其口渴时再来叫我。"到了傍晚时分,允惠口渴欲饮,家人赶紧报知孙思邈,孙取出一包药粉,调入约半斤白酒中,让允惠服下,并让潘某安排允惠住一间僻静的房间。不多时,允惠便昏昏入睡,孙再三嘱咐不要吵醒病人,待其自己醒来。直到次日半夜,允惠醒后,神志已完全清楚,癫狂痊愈。潘家重谢孙思邈,并问其治愈道理。孙回答:"此病是用朱砂酸枣仁乳香散治之,即取辰砂一两,酸枣仁及乳香各半两,研末,调酒服下,以微醉为度,服毕令卧睡。病轻者,半日至一日便醒,病重者二三日方觉。须其自醒,病必能愈,若受惊而醒,则不可能再治了。昔日吴正肃,也曾患此疾,服此一剂,竞睡了五日才醒。醒来后病也好了。"这一巧治癫狂之法,取其酸枣仁有安神之功,配伍朱砂,故收到理想疗效。
“棘”别三日 当刮目相看。通过暑假回乡对酸枣(棘)的进一步了解,我对它肃然起敬。它扎根山山岭岭,沟沟坎坎,不畏贫瘠干旱,不惧刀劈斧砍,生命力可谓强矣;它保护水土,防风固沙,生态环保作用可谓大矣;它补肝宁心、敛汗生津、安神助眠,药用价值可谓高矣;它扎根贫困地区,助农富农,精准扶贫,造福千家万户,精神可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