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亲是一名普通的农民,今年七十六岁,生长在农村,生养了我们姐妹三个。家里没有男孩是父亲一生中最为遗憾的事情。我是老三,老幺,父亲原以为我会是男孩子的,可我的出生让父亲仅存的一丝希望彻底破灭。从小,父亲是把我当成男孩子来养的,所以我的性格里多一份豪爽。
我对父亲的感情,是从我初中以后建立起来的,之前,我把父亲对我的疼爱都看成理所当然,我的书包是新的,学校吃饭的饭盆勺子都是新的,父亲不让我用姐姐的旧的。可初中毕业那年,我却没能如父亲所愿,考上理想的高中,家里条件也不是很好,我初三的班主任让我改自愿书,读中技。其实按照常人的做法我是完全没有理由再继续读书的,比如隔壁家是男孩,初中都没让念完,更何况,我有两个姐姐,父亲的初衷也是不想让我再继续读书的,毕竟家里的条件不允许。可当父亲亲自对我讲这件事时,我是没吭声,只是任凭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当时,父亲没说什么,沉默了好久,随后就把家里刚开产的几千只鸡卖了,给我交了报名费。我记得非常清楚是四千六百八十元整。在那样的环境下,周围的人也有不理解的,非常疑惑:“一个女孩子,为何浪费那钱。”父亲的回答让我永远都记得:“她还小,我就当花些钱让她多认识几个人吧。”
开学报名时,因为是要到城里,当时镇上的公交车班次还很少,父亲是踏着自行车送我的,全程要四个多小时,我记得很清楚,这是父亲第一次骑车从家里到市里送我。第二次,是我报名去上海打工,我是通过市劳动局去上海的,那是2000年,家里到市区的早班车赶不上去上海的早班车,我是提前一个晚上去市里的,那是我第一次去上海,离开家,当时是我一个人背着行李箱,去大城市。我们是六点一刻统一出发,看着别人都有亲人送行,我一个人默默地坐在车里,就在车子刚要启动时,突然听到父亲喊我的名字,我当时真的很激动,但没有哭,这是父亲再一次踏着自行车赶来为我送行的,只是为了跟我说:“一个人在外,要自己照顾好自己”这句话。
如今,父亲岁数渐渐地大了,我也有了自己的家庭,有了自己的孩子,每当一个人的时候,我就想起往事;每当过节的时候,我就想起我的父亲母亲。 我和父母不在一起生活,也有人说,一家子在一起何须要赶回老家,别人可以不回家过春节,但我不行,我一定要回家看看我的父母亲。我想对父母亲说:“虽然女儿为了生活,不能常伴您左右,但只要有时间,我都会回家看望你们的。”
虽然父亲没能给予我富裕的生活环境,也没能让我享受我同龄人的待遇,但我父亲用他最淳朴最直接地方式来告诉女儿,父亲是最爱我的,我并不贫穷,我拥有世界上最伟大的父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