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著名女作家三毛曾在《拾荒者》中写过这样一个自己童年的小故事:有一天老师出了一个每学期都会出的作文题目——《我的志愿》,三毛第一次写的是希望长大后做一个拾破烂的人,一面工作一面游戏,自由快乐得如同天上的飞鸟。结果老师丢了她一个粉笔擦并叫她重写。第二次三毛说长大后希望做一个夏天卖冰棒、冬天卖烤红薯的街头小贩,因为这种职业不但可以呼吸新鲜空气,又可以大街小巷的游走玩耍,更重要的是,一面做生意,一面可以顺便看看,沿街的垃圾箱里,有没有被人丢弃的好东西。这时老师给她划了个大红叉,又丢下来叫她重写。最后她只好胡乱写着:“我长大要做医生,拯救天下万民……”。老师看了十分感动,批了个甲,并且说:“这才是一个有理想,不辜负父母期望的志愿。”
我还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也是作文课上写梦想,有个小男孩说他的梦想是长大后能变成一只狗,结果老师给他批了零分。小男孩很委屈,跑去跟老师说,因为他奶奶怕鬼,奶奶告诉他鬼怕狗,所以他才希望自己长大后变成狗去保护奶奶。老师告诉他人是不会变成狗的,说他都是想瞎扯。
这两个故事有点搞笑但更多的是心酸,这里的两个老师完全是用自己的标准在给孩子的梦想打分,是在强行扭转孩子的观点,这对孩子来说很痛苦,对老师来说很疲劳,师生之间这样相互伤害无形之中产生了一个失败的教育作品。
再讲另外一个故事。
这位老师在作文课上认真听取了每个孩子的梦想,其中一个孩子他的梦想不同于其他“科学家”、“宇航员”、“明星”等这么“高大上”,他说他想将来要办一个开心农场,为同学们提供放心蔬菜。老师听完以后没有用 “哦,很好”这样敷衍的词汇将答案一笔带过而是继续追问:那你打算怎样实现这个梦想?男孩说:“我了解过了办农场要承包农田要花很多钱,所以我现在已经开始存钱了,虽然我每年的压岁钱都存起来了但还是不够,我接下来打算去捡空瓶子。”老师她当时很震惊:一个四年级的小孩子能说出这样的话,下课后专门把孩子叫到办公室与他进行了探讨,问他打算在几岁那年实现愿望,现在开始要做哪些准备。孩子一看老师对他的梦想都这么关心自己也就更上心了,梦想不再是梦里想想而是有具体的实现步骤了。
有一天放学后我真的看到孩子在垃圾桶边捡塑料瓶、易拉罐,心里真有一种莫名的感动。三毛说,当年老师那只打偏了的粉笔擦和两次重写的处罚并没有打掉她内心真实的愿望,只是她不再和大人说自己的真实想法了,想变狗的小男孩也不敢再胡乱变身了,可是这位小男孩却坦然地捡起了垃圾。先不说这孩子最后能不能实现愿望,就老师这样的鼓励和关心肯定能让孩子感觉到坚持梦想的美好以及为实现梦想付出努力的辛苦,已经是这堂作文课最大的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