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修订印发,为新时代党校事业注入澎湃动能。这座锤炼党性、锻造骨干的“红色熔炉”,以铸党性、锻真金、练本领,将党员干部锻造成堪当重任的“红色钢铁”。
深学细照铸党性,咬定青山砺初心,于“理论熔炉”中筑牢信仰根基。“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条例》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置于核心,如同在思想的熔炉中反复淬炼真金,确保百炼成钢。党员干部须做到“三自觉”,要自觉深学,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将党校精品课程作为“案头卷”逐篇研读,带着思考学、联系实际学,深刻领悟党的创新理论蕴含的方法与哲理。要自觉细照,主动参与党校组织的党性分析会,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乐于“红脸出汗”,严格对照党章党规党纪这面“镜子”,时时“扫描”自身言行。要自觉转化,将党校所学所思所悟,转化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行动力,在为人民服务的第一线,用履职尽责的实际成效检验对党的忠诚度。
淬火砺锋锻真金,登高望远寻良策,于“实践熔炉”中破解发展难题。“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条例》要求党校同步于理论创新与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加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使其成为淬炼思想锋刃、引领实践发展的理论高地。党员干部须做到“三积极”,要积极深研,主动参与党校重大课题攻关,沉下心来钻研党的创新理论的原创性贡献、时代价值与实践要求。要积极调研,带着改革发展的堵点、民生保障的痛点、安全稳定的难点走进党校“实践课堂”,运用党校教授传授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入基层找准症结,形成“沾泥土”“冒热气”的调研报告,提出切实可行解决方案。要积极献策,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主动打通党校科研与政府决策的“任督二脉”,及时将党校研究形成的“金点子”,通过有效渠道报送决策参考,让思想的光芒真正成为开启发展难题的“金钥匙”。
舞台锤炼真本领,躬身实践强担当,于“智创熔炉”中提升履职能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条例》构建的“基本培训”体系,为党员干部铺设了系统化学习、实践化成长的广阔舞台。党员干部须做到“三主动”,要主动抢学,敏锐跟进党校开发的“云课堂”、线上资源库等新型学习平台,利用碎片化时间,及时学习掌握中央最新精神和前沿政策解读。要主动碰撞,珍惜党校提供的跨领域、跨层级研讨机会,在培训环节,敢于亮观点、乐于分享来自基层一线的鲜活经验和遇到的真实挑战。要主动攻坚,将党校传授的“真经”,结合自身岗位实际,转化为返岗后的具体“行动清单”和攻坚克难的“施工图”,让培训收获的“软实力”转化为解决难题的“硬功夫”,在实践战场上检验和提升培训实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委组织部 朱月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