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国培计划”首批中小学名师领航工程华南师大培养基地班领航支教记
基础教育走进新时代,各项振兴教育和教师培养的决策和举措次第推出。作为一线教育人的我们,理当顺势而为,担负责任使命。“顺”,又寓“丰顺”意。教育,富有传承与创新的天生使命,自当乐观向上,传递积极价值,一如向日葵始终如一,朝阳绽放。“阳”,又寓“揭阳”意。
重返课堂
课堂于我,一度很远,却又很近。说远,因为后来做校长,课堂教学想不中断,何其难也?说近,即在于课堂是教育发生的第一现场,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必然时常来去其间。辞任以后,重返课堂,即是职业生涯的必答题。却不曾想,“复出”之后,课堂之中激情挥洒的第一课,正在丰顺。
在为期两周的支教送教活动中,本人开设了三节高中历史学科示范课或同课异构,作了题为《翻越那座山:从读而教的心路历程》的教师专业成长讲座,听评课12节,共同主持学科研讨8次,网络互动至今持续,心得分享涟漪不断。
在丰顺支教的同课异构环节,根据安排,本人开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一课。这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历程的经典篇目,也是高考命题经常涉及的题材。晚清志士谭嗣同有云,“中国两千年来之政,秦政也。”基于以下背景——一是考虑到异地教学的场景和师生关系的建立,二是立意于学生语文课程和初中历史中对于此段历史的大概已有涉及,三是定位于自身课堂讲述的思想性和大段铺陈的一贯风格,四是结合自己近年历史阅读的典故和史料积累——本课的教学设计流程如下:
“秦”字解读——溧水(本人现服务处所)和丰顺(支教所在地)秦朝时所属郡县——秦统一回顾——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三个维度(王侯—皇帝;相—三公九卿;县制—郡县制)——探讨秦中央集权的历史因果——归纳秦巩固统一的诸多措施——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得失——评始皇其人与秦制——叹秦二世亡和汉承秦制的历史错位——“秦”字书写统一。
洪声(丰顺实验中学听课教师)评:本课由篆体“秦”字变迁导引,帮助学生迅速进入情境。教学中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反映出广博的知识量。教学语言生动诙谐,以一语中的、高度凝练的课堂语言突出教学的重难点。同时,洪老师也指出了本课不足,如出现了李贽死去之所的口误;用典和引诗过多,可能导致学生难以跟上教学思路。
徐锐珠(丰顺实验中学教师,同课异构)评:以小篆“秦”字导入,继而讲述自己所在地域和梅州在秦朝时的郡县所属,以历史与现实联系,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激发兴趣。问题为导向,以大量史料为辅助,以开发学生思维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为宗旨,重点有突出,难点有突破,并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渗透其中,并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了家国情怀的教育。
吴冰(丰顺实验中学教师)感慨:一是“不惟上,不惟书”,授课中没有将书本内容当作唯一的标准答案硬性传授给学生,而是更多地根据学生的思维以及其他史料的佐证,使问题的答案多样化,使学生有更多自己的感悟与启发;二是语言风趣幽默,师生整堂课在轻松的氛围中经历,感觉“零距离”;三是“活到老,学到老”,在课堂教学中,李老师对于各种历史掌故是信手拈来,展示的史料也是类型多样,内容充实,体现了扎实深厚的历史素养,相信这一切是李老师长期大量阅读和学习的结果。
下课之后,也有自省:一是有过于脱离教科书知识点梳理的倾向;二是正如洪老师所言,用典过多,确实有可能冲淡课堂教学的核心主旨;三是由于征引材料虽然课前一再删减,但由于自己关注思想性和思辨性过于用力,导致关于“知人论事”环节之“评价始皇其人与秦制得失”这一预设的重头戏,未能从容探讨。
在揭东一中,本人先后承担了题为《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两节课的教学。前为示范课,后为同课异构。此两课都属于中国近代史的战争篇章,也是近代中国转折性的大事件,本人在教学设计中,主要借助课外阅读,征引材料大体来自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陈旭麓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唐德刚的《晚清七十年》以及徐中约的《中国的奋斗:中国近代史》等。
具体到《鸦片战争》一课,主要设计出这样的结构:
战争之前:东方,西方——鸦片战争:炮口,伤口——南京条约:平等,不平等——战争以后:中国醒了吗?
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拉近师生距离,尽快导入情境,以自己拍摄的南京静海寺(《南京条约》签订前四次谈判均于此进行)照片呈现,讲述静海寺为郑和下西洋而建的来历。穿越历史时空,呈现历史对比,以自己南京教师的身份,在广东教学的场景,其空间路径,也正是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大事件发生地。
在教学的展开中,主要是呈现课外图文史料,与学生感知中西(英)的差异、中国失败的必然性、《南京条约》签订前后双方的信息和实力严重不对称,师生共为主权丧失而扼腕,为战后朝野二十年的麻木而惋惜,为历史的过失而反思,为未来的振兴而警醒。
至于《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因其为选修《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中从属于《戊戌变法》的一课,即此篇为交代戊戌维新而存,因此在设计处理中,并没有完全依照教科书的内容编排,而是将之置于近代中国抗争和变革的大框架中来处理,设计框架如下:
引言——“危”在何处——“机”从何来——历史的深思。
而在引言部分,主要是根据了个人阅读心得,通过呈现近代史上的重要历史人物,一起领会地域对于人的成长和担当的潜移默化的影响,顺而反观江苏、安徽、湖南和广东等地人士在近代史大转型中的作为,也有激励师生之意。而“危”的处理,立意于甲午战争但又不局限于此,以显历史纵深。“机”的呈现,自认正是吃透了历史教学的核心要义,即今天看待历史中的危机,正是危中有机。而在教学中引领学生始终看到希望,也是在意识中长期渗透中华民族自强精神的应有之义。
本课结语,取意中国和日本的对照,借用本人在日本高知(旧称土佐,明治维新时代日本西南“四强藩”之一)县海边所拍背影照片,并引用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的话:
近代中国就是别人无情地在改变我们,我们怎样对待改变,是有情地接受改变还是无情地抗拒改变,这就是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变革与反变革的历史。
两节课后,同行的评价大体与丰顺老师的评价类似,倒也是一个人的教学风格使然,难免溢美,此不赘述。个人反思,应当铭记:一是征引材料依然有过多的倾向,挤压了部分课堂探讨和对话不能从容展开;二是课堂教学内容,依然是超越了教科书的知识教学环节,必然引发争议。设若,学生历史习得的程度较低,那么此种教学会使得学生的课堂获得感反而会降低。
当然,精心设计的以上三课,值得自我肯定和持续保持的做法,必然毫不迟疑地坚持下去。例如,注重课堂导入环节的设计,课堂教学语言用语如“力透纸背”,注重排比和情境铺陈,经典图文史料和征引,重视历史中人物的描述,始终关注课堂的思想力和思辨性,把历史中人物和事件放到大时代的纵深和特定的地域中考察与度量的风格,等等。
并非结语
对于为期三年的领航培训而言,此行是第三次集训。除此而外,寻常边教边学,于这样一群所谓“功成名就”的名师学员而言,一律是常态。因此,每一次的总结,其实并非任务单的结束,而是新的开始,正所谓:“一切过往,皆为序章”。
本次集训,开班报告由王红教授亲自担纲。她是我们的理论导师,又是教育学部的常务副主任。在这场题为《善育自信人格是教师的核心能力》的报告中,她曾的一段自问自答,引发了大家强烈的共鸣:
“你为什么不改变?那是因为你不愿意跳出自己的心理舒适圈。”
联想起广东教育名家吴颖民校长在首次集训期间做客“山长讲堂”时的那句告诫:
“优秀是迈向卓越的最大障碍。”
同样令人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