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家全球科技巨头先后公布最新一季财报。有意思的是,包括苹果、谷歌在内的这些巨头,亮出的财报似乎都显示出了“成长的烦恼”。谷歌今年首季的业绩就差强人意,谷歌母公司Alphabet一季度的营收尽管上涨了17%,但这一数字低于分析师的预期;推特的一季度业绩也同样令人失望,营收与分析师预期有着差距;更惨的是苹果公司,苹果第二财季营收为506亿美元,同比下滑达13%;净利润更是下滑23%,这也是从2003年以来,苹果公司的业绩首次出现下滑。
科技巨头的业绩纷纷放缓,一方面有短期波动的因素,另一方面也确实透露出,巨头们的成长步伐开始放缓。这些曾经迅速膨胀的巨头们,在今天似乎已经面临着这样的一个局面:它们依靠创新栽培出的那些“低垂的果实”几乎采摘殆尽了。
其实,这些科技巨头早就预料到了这一天的到来,很早就行动起来了。譬如,智能家居、无人驾驶、虚拟现实这些黑科技,苹果、谷歌等巨头都早已染指,它们期望从这些前瞻性技术的发展中寻找新的“果实”。但一些企业也会另辟蹊径,去回头再次布局传统行业。这样的一种模式,可被看成是科技创新企业的“逆生长”。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科技企业的“逆生长”。
►在一干科技大佬里,最著名的“逆生长”代表恐怕就是亚马逊CEO杰夫·贝佐斯。前几年,当大部分纸媒都被网络媒体等新媒体冲击得稀里哗啦时,贝佐斯“逆势”收购了《华盛顿邮报》。而最近,这位哥们又按捺不住再出奇招:开办实体书店。
听到这个消息,恐怕所有人都会吃惊得掉下巴。因为,正是亚马逊这类B2C大鳄的迅速扩张,才让许多实体书店难以维生不得不选择关门大吉。所以,在网络化时代,实体书店所处的劣势地位,恐怕贝佐斯最清楚。即使是这样,贝佐斯却毅然宣布进军实体书店,就有点令人摸不着头脑。
事实上,亚马逊的第一家实体书店已经与去年秋天开业,而第二家预计可能会在今年夏天落户美国圣迭戈。未来,可能全球各大城市里我们都会看到亚马逊实体书店的身影。
当然,亚马逊的书店和我们熟悉的新华书店这类传统书店还是有所不同。据称,在亚马逊的书店里,所有书都是封面朝上摆放,与传统书店里书脊朝外的直立摆放有所不同;另外,书店里展示的书目都是根据亚马逊网站上的数据分析来挑选的,这样就能尽量提供符合当地社区居民阅读口味的图书。当然,在书店里,我们还能看到Kindle等亚马逊自产的电子阅读设备售卖。除此以外,这些书店还会不定期举办线下活动,比如作者见面会、社区活动、支持学校教育计划等。借此,能够使亚马逊与当地的社区形成更强的亲和力。
从这些特性来看,我们或许会恍然大悟,亚马逊书店其实就是亚马逊网站在现实世界里的物理延伸。而在其背后运营和维护的,依然是亚马逊所拥有的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
当然,“实体书店”计划能否让亚马逊更下沉到社区的草根人群当中,并让亚马逊的品牌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形成更强的粘性,这还要看贝佐斯这些书店未来的运行效果如何。
而另一个“逆生长”的故司出资30亿美元收购了耳机厂商Beats。当时,这笔收购一度饱受质疑,并且不久之后也就无人问津。可能是因为,大多数人都不相信,高大上的苹果居然在两年前收购过一家耳机厂商。
即使耳机通常是被分类为电子设备硬件,但同大部分电子设备相比,耳机显然就是“老古董”。毕竟,它的“年纪”并不比大部分传统家电要来得“年轻”。从这个角度来看,苹果公司收购Beats,也可以说是一次“逆生长”。
而Beats又究竟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Beats成立于2008年,它的创始人是饶舌歌手Dr. Dre和环球唱片旗下唱片公司的董事长Jimmy Iovine。早年间,Beats曾经与另一家智能手机商HTC发生过密切关系:在2011年8月到2012年7月的这段时间段内,HTC曾是Beats的控股股东。不过,此后它们的“姻缘”没能结成正果。最终HTC出售了股份,两个创始人又回购了公司的大部分股份。
►不过,正是因为有了这两位美国音乐界极负盛名的专业人士,Beats的耳机自诞生以来就受到了精英人士和音乐发烧友的追捧。而且它确实提供了比大部分耳机更加专业和出色的音效。另外,Beats在2014年还正式进军音乐流媒体服务,目前已经在业内崭露头角了。
反观苹果公司,尽管乔布斯时代曾凭借iPod+iTunes,颠覆了传统音乐行业;但是,此后当音乐流媒体时代来临时,苹果却突然成为被颠覆的对象。这样来看,正是在音乐领域,苹果公司第一次遇到了“成长的瓶颈”,并感受到了被淘汰的危险。
正是为了夺回音乐产业的“领导者”地位,苹果公司最终决定要收购Beats,期望一改苹果在音乐领域的颓势和消极。而这恐怕同样还是为了告慰逝去的“音乐发烧友”乔布斯。果不其然,就是在2015年的开发者大会上,全新的Apple Music应用成为了当时最耀眼的“明星”。
无论是亚马逊开实体书店,还是苹果公司收购耳机厂商,我们都可以看到,科技大佬在进行“创新革命”的时候,并不是只将视野停留在所谓的“黑科技”身上。事实上,当技术创新日新月异之后,传统行业或看似传统的领域中,也同样存在巨大的创新空间,以及栽培新的“低垂的果实”的土壤。
所以,对于今天中国的“创新者”来说,亚马逊和苹果的两个故事就尤其具有借鉴意义。因为,当人们每天都被估值和营收等数字指标包围的时候,常常会忘了创新的本质。这种本质或许是彼得·蒂尔所说的“从0到1”,也或许是埃德蒙·费尔普斯所称的“大繁荣”。但这些五花八门的名词背后,均指向一个:给人类生活带来新的福利。
当我们明白了这一点后就会发现,亚马逊和苹果所实施的“逆生长”,同其它科技巨头脑洞大开地开发“黑科技”一样,都有着共同的努力方向。这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美好生活”是人类生活的最终目标,代表的是一种“最高的善”。而想要寻找到新的“低垂的果实”,我们就必须向着这种“最高的善”狂奔而去。
创新需求越来越广泛的领域
01 | 电子产品领域
02| 生活服务领域
03 | 健康领域
04 | 精神需求领域
05 | 便捷社交领域
06 | 流行文化的延展
本期脚本/严杰夫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