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自己叫自己的孩子就是叫宝宝,以前一直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今天听樊登的《恰如其分的孤独》,才发现这是不对的。
婴孩时叫宝宝是可以的,但是当孩子逐渐长大,我们对待孩子,需要逐渐向对待大人一样,需要尊重他,承认他的贡献。如果我们一直叫他宝宝,其实是忽视了他的成长,变相剥夺了他成长的机会。
孩子是受语言影响的,如果我们一直叫宝宝,那他就会一直表现出像个婴儿的样子。如果我们叫他垃圾,那他就表现出垃圾的样子。如果觉得孩子是负担,对孩子说“你看,我牺牲了这么多,要不是你,我早就如何如何”,那孩子就真的觉得自己是负担。
对孩子说,你看家里所有资源都给你,你什么都不用管,孩子也会感觉到自己是一个负担。
这都是对孩子成长不利的。
我们需要对孩子有礼貌,就像对待一个普通人一样,要有边界感。
很多家长做不到这一点,一直将孩子当做婴孩一样看待,其实是没有处理好自己和别人的关系。没有将孩子当做一个人来看待,而是当成了一个物品或工具。
对待孩子,需要像对待一个人一样来尊重,对孩子的需求,不能忽视。
比如,孩子如果不愿意学习钢琴,不要逼迫,而是要商量。告诉他如果放弃本身会有什么影响,以及其他相关事情的影响,比如换学其他乐器或技艺。
有些家长不敢放弃,担心孩子以后会不会习惯性什么事情都轻言放弃,其实这是一种灾难化想象,可以坦诚和孩子沟通。孩子需要的是自己的感受被真正的理解。不要有被忽视的感觉。
另外有些家长可能又担心是否需要对孩子百依百顺,其实也不是,只要孩子的感受到有被理解,其实孩子都是能讲道理的。比如孩子吵着要买一个贵的玩具,只要我们跟他说,我理解你非常想要这个玩具,但是我们钱不够,需要留着做另外用途,孩子是能够沟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