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雍也篇》讲到,孔子称赞颜回:“不迁怒,不贰过”。这六个字,道尽了修养的真谛。
生活中,我们常常因为工作压力、生活不顺而心怀不满,却把怒火撒在最亲近的人身上,甚至对无辜的宠物、物件发脾气。这就是著名的“踢猫效应”——一个人对弱于自己或者等级低于自己的对象发泄不满情绪,而产生的连锁反应。
没有人需要为你的坏情绪买单。真正的成熟,是认清自己的情绪责任,管理好自己的喜怒哀乐。当我们能够做到“不迁怒”,不仅身边的人会感到轻松,自己的内心也会变得更加平和。
患得患失:得到是幸运,失去是命运。
《阳货篇》中:“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这句话戳中了多少人的痛点。7
我们总是活在焦虑中:没有的时候渴望得到,得到了又害怕失去。这种患得患失的心态,让我们无法享受当下的幸福,永远活在担忧和不满中。
其实,人生最好的态度是:“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不是教人消极无为,而是要学会在努力的同时,保持一颗平常心。珍惜当下拥有的,但不执着于必须永远拥有;追求心中渴望的,但不把幸福完全寄托在得到之上。
活在当下,才是真正的智慧。
今天的两点感悟,其实都指向同一个方向——如何安顿自己的心。
不迁怒,是处理好自己与外界的关系;不患得患失,是处理好自己与内心的关系。两者都要求我们回归当下,觉察自己的起心动念。
当我们能够时刻观照自己的情绪,不再让怒火蔓延;当我们能够看淡得失,珍惜眼前拥有,日子自然会变得轻松而明亮。
管好自己,做好自己的事,当下快乐——这或许就是日子变好的最简单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