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楚国人,一心为国,却遭谗流放,“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尤见爱国情深!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这个扶不起的国家,抱石投汨罗江身死。
张仪,魏国人,半生连横,却不因为自己是是魏人身,而坚守魏国忠,用舌头为自己的价值及身家性命,二度为秦、魏相,用破纵连横书写历史。
屈原和张仪,两个命运截然不同却又紧密相连的人,张仪可以说是屈原投江而亡的催化剂及推动力,没有张仪的连横推动,屈原也许就不会郁郁不得志,投江而亡。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我个人认为是价值观取向导致。**屈原对国家的深厚情谊没能让他实现抱负,倒是张仪的为个人价值忘掉国家属性让他实现远大抱负。
张仪一开始因为苏秦受辱而要选择国家进行报复的时候,为了实现个人价值,他没有选择当时已由盛转衰的魏国,而是选择强大的秦国来实现自己的抱负。试想如果他的爱国情怀和屈原一样,要通过强大祖国来进行报复,那估计历史就要改写。
**张仪是一个以自我价值为中心的代表,但是就是这种精神,我觉得放在当今社会恰恰是为了人类更好的发展。
人类发展到今天,我们也经常远离故乡,追求梦想,最终异乡变成故乡,有时候这种迁徙大家会觉得是一种上进;但是当很多人为了追求梦想,加入他国国籍时,却常常遭受到大家的质疑,质疑他背弃国家,不为国家做贡献。试想下,如果说当初张仪因为爱国情怀,没有选择秦国,而是选择魏国,那么最终苏秦很可能合纵成功,秦国消亡,也许中国大一统的时间就会被无限延后,也许就没有咱们后续的中华民族,对于今天的我们而言,更何来的国家。
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民风已经如此开化,魏人可为秦相,到了现如今为何还会因郎平去其他国家执教而被质疑,李连杰即使成立壹基金想要回国落叶归根都会被嫌弃。
****每个人在追求的过程中,都是在推动人类进步,我们可以放他远行,也可以让他常回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