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吃粽子,想起了屈原和张仪。

屈原,楚国人,一心为国,却遭谗流放,“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尤见爱国情深!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这个扶不起的国家,抱石投汨罗江身死。


端午吃粽子,想起了屈原和张仪

张仪,魏国人,半生连横,却不因为自己是是魏人身,而坚守魏国忠,用舌头为自己的价值及身家性命,二度为秦、魏相,用破纵连横书写历史。


端午吃粽子,想起了屈原和张仪

屈原和张仪,两个命运截然不同却又紧密相连的人,张仪可以说是屈原投江而亡的催化剂及推动力,没有张仪的连横推动,屈原也许就不会郁郁不得志,投江而亡。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我个人认为是价值观取向导致。**屈原对国家的深厚情谊没能让他实现抱负,倒是张仪的为个人价值忘掉国家属性让他实现远大抱负。

张仪一开始因为苏秦受辱而要选择国家进行报复的时候,为了实现个人价值,他没有选择当时已由盛转衰的魏国,而是选择强大的秦国来实现自己的抱负。试想如果他的爱国情怀和屈原一样,要通过强大祖国来进行报复,那估计历史就要改写。
**张仪是一个以自我价值为中心的代表,但是就是这种精神,我觉得放在当今社会恰恰是为了人类更好的发展。
人类发展到今天,我们也经常远离故乡,追求梦想,最终异乡变成故乡,有时候这种迁徙大家会觉得是一种上进;但是当很多人为了追求梦想,加入他国国籍时,却常常遭受到大家的质疑,质疑他背弃国家,不为国家做贡献。试想下,如果说当初张仪因为爱国情怀,没有选择秦国,而是选择魏国,那么最终苏秦很可能合纵成功,秦国消亡,也许中国大一统的时间就会被无限延后,也许就没有咱们后续的中华民族,对于今天的我们而言,更何来的国家。
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民风已经如此开化,魏人可为秦相,到了现如今为何还会因郎平去其他国家执教而被质疑,李连杰即使成立壹基金想要回国落叶归根都会被嫌弃。
****每个人在追求的过程中,都是在推动人类进步,我们可以放他远行,也可以让他常回家看看!****


端午吃粽子,想起了屈原和张仪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 缘念 辘辘车马驶过,梦里醉倒流年,历史无情流逝,做过客望尽争鸣一场。 诺大的咸阳宫内,没有任何声音,只有默默...
    小森geuveu阅读 7,003评论 0 1
  • 10张仪列传 张仪(?-前309) 魏国人,老师是鬼谷子,与苏秦是同门,而苏秦自认为不如张仪。 张仪曾陪着楚国国相...
    面包马戏团阅读 4,540评论 11 9
  • 说起秦帝国,大伙儿恐怕再熟悉不过了,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这些大概是大家第一时间反映出来的标签...
    七夜82592阅读 12,157评论 1 11
  • 掌握尺寸、位置、重叠的原理,先画出球的大小 找到光源,以光源点的投影来描球体上面的阴影 如果想让两个球体分离,可以...
    Yuan_Jie阅读 1,761评论 0 0
  • 精力来源:体能,情感,思维,意志 核心:管理精力,而非时间;全情投入;象专业运动员那样管理精力 精力管理的四个基本...
    我是张大卡阅读 1,25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