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生门”这是个热门词,经常会在新闻标题上看到,字面意思是各执其词,不识真相!也就是事件当事人所说事实真相偏有益于自己的说辞,因此无法辨识事情真相。
而今天我看的是1950年在日本上映的电影“罗生门”。导演黑泽明是根据芥川龙之介两部小说《罗生门》和《竹林中》两部小说改编!
提到看这部这么古老的黑白电影原由,还是因为我看的《小说课》一书提到写作小说的艺术手法。
发现日本小说作家往往写的小说更深入人性刻画,小说的人物往往是扭曲的人格,演绎着那黑暗之心。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一生醉心于武士道精神,他认为所有的人、事物都应该像樱花一样,再最美好的时刻凋谢。“美大于一切的存在”。不禁觉得想我这样觉得生命大于一切的价值观可能不适合写小说呢!
回到今天说的这部电影!开篇是在罗生门这个门下有三人躲雨,一个僧侣,一个樵夫还一个壮年男子。僧侣讲述在林子中一个武士神秘死亡,当事人的供词。
有个其中有盗贼、武妻、武士附体的女巫,樵夫!他们各执一词对于武士被杀的事实!
情节开端:武士夫妻路过山林,盗贼多襄丸见色起意,于是将武士骗到林之中,将其制服,绑在树下,继而在武士面前玷污了他的老婆……
盗贼说自己在英勇的决斗中(赢的人可以带走武妻)杀了武士。武妻则说是因为不堪受辱而想寻短见(先杀丈夫再自杀,但最后没成功)。武士附体的女巫转述武士说因为妻子最后决定跟盗贼在一起而悲伤地自杀。可以看出三个人都说自己的好话,武士说自己英勇善斗,武妻说自己是贞洁烈女,武士说自己是悲壮牺牲。
最终樵夫所谓客观存在说了事实:盗贼手段卑劣取胜,武妻挑拨离间,武士则是瞧不起被强暴的妻子。而樵夫所谓的事实也是有所隐瞒,他偷走了武妻的匕首,将上面的宝石拿去卖掉。如电影中樵夫的独白!
“扭曲的名誉大于现实的责罚”这是电影及原著小说要表达的核心。电影中人性恶的一面在里面表现的淋漓尽致,而当躲雨的人在感慨着人们的自私,彼此不信任。
同时此刻听到有婴孩啼哭,躲雨的壮士首先去外面看有个樱孩被人遗弃在门口,当僧侣和樵夫随后走出门的时候,看到壮士将婴孩包裹的衣服和护身符都统统拿走,唯独把孩子放到原处,樵夫看不过,去阻止,而被壮士怒怼!
最终樵夫被壮士揭穿自己也是自私得将匕首偷走卖掉的不光彩的事实,哑口无言。樵夫说自己也不理解自己的灵魂。而到最终樵夫还是从僧侣手中接过孩子说我家有五个孩子,多一个也不算多!此刻僧侣感叹“多亏有你,我可以保持对人类的信心了。”
这部电影绝对生动地表现了黑暗之心,所以将来无限可能,因为没有发生,对于现在不置可否,正在进行,心理学家研究对于人类现在只有8秒。对于过去却随时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