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正确的道路上慢慢变富?事实证明:
1、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2、守拙比取巧重要。
如何捍卫我们的财富?
1、找到当代最能赚钱的“核心资产”;
2、用最稳妥的方式投资;
3、不断重述上述两项。
遵循大道至简的理财原则
1、借助基金实现。不需要研究复杂的企业财务数据,不需要操心企业的经营动态,不会遭受“黑天鹅”的重创。
2、借助周期配置。只需要每年年底观察几个核心的投资指标,适度调整投资组合的配置和配比即可,称得上“懒人投资”。
3、投资收益不菲。投资最终需要获取满意的回报 ,本书介绍的投资策略涵盖了稳健的债券型组合和激进的股票型基金组合。
切入正题,泛理财常用术语有哪些
1、金融:指资金的“融通”,将资金使用权从富余方阶段性地转移给短缺方,设计合适的金融产品满足双方各自的需求。
有富余资金的一方称为“出资方”“存款人”“投资方”等。
存在资金短缺的另一方称为“融资方”“贷款人”“被投资方”等。
在融通过程中起配对作用的联络人则称为“金融中间人”或“金融机构”,具体包括: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
例:A将一笔钱存到C银行,C银行再把这笔钱借给贷款人B。这个过程中
A是存款人
B是贷款人
C是金融中间人。
按照融资中间人扮演的角色不同,融资方式可以划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2、直接融资
出资方直接把钱提供给融资方,对融资行为承担直接风险和收益。
例如:买股票后,成为上市公司的股东,后期的盈利和亏损都要自己承担。
3、间接融资
出资方把钱交给金融中间人,金融中间人再把钱提供给融资方。
这个过程中:出资方与金融中间人存在借款行为。此间不论融资方发生什么变化,金融中间人都要对出资方履行还本付息的责任。
例:存款到银行,银行把我们的钱去贷款,即便放贷产生了亏损,银行仍需按原先的约定向我们还本付息。
4、投资期限
从提供资金到收回资金的时间。
定期存款、债券等产品具有固定的到期时间;股票无固定的到期时间;保险会约定保险时间段;个别金融产品还有锁定期的概念,即在约定的时间内不能抽出资金。
5、预期收益
不发生意外的情况下,一笔投资能带来的收益。如果可能的情况有多种,预期收益就是将每种情况发生的收益率和对应的可能性相乘后再加总。
例:一笔100万的股票投资,在牛市一年可赚100%,发生的可能性是60%;在態市中一年会亏30%,发生的可能性是40%。
该笔投资的预期收益为:100*100%*60%+100*(-30%)*40%=48万元。
对应的一年预期收益率=预期收益/本金:48/100=48%。
简单的金融产品通常约定收益率,称为固定收益类产品,或固收产品,如存款、债券等 。
复杂金融产品的收益率并不固定,而是浮动变化的,通常会提供“预期年化收益率”供投资方参考。
例:银行理财产品预期年收益率是4.2%,即不出意外的情况下,花100万元购买该产品,一年后的收益率是4.2%。
如果对应的产品只有3个月,则持有到期的预期收益=100*4.2%*3/12=1.05万元。
6、复利
我们通常所说的预期收益或投资收益中,本金赚取的收益并不参与赚钱,也被称为“单利”(只有本金有利息)。
如果在投资期限内,本金赚取的收益也参与赚钱则称为“复利”(本金和已赚取的利息都参与赚钱,也称作“利滚利”)。
宇宙间最大的能量是复利,而不是核爆炸(爱因斯坦)
72法则
可以快速计算本金翻倍所需要的时间,即72/年收益率(去掉百分号的数字),所得结果大约为本金翻倍所需要的年数。
例:如果每年能赚18%,大约需要4年本金就能翻倍;
如果每年能赚30%,大约需要2.4年本金就能翻倍。
7、风险
指发生亏损的可能性。
金融理论通常使用金融产品价格的波动来衡量风险,波动越大,风险越大。
对于有确定价值的产品,价格有些大波动对应的风险反而小。
例:价值500万元的房子,业主急用钱,降价100万元销售。此时虽然价格产生了巨大的波动(下跌100万元或25%),但是买入的价值更大,未来亏损的可能性反而更小。
对于投资者而言,每个人能承受的亏损程度不同,能够承受较大亏损的投资者称为“激进型”或“积极型”投资者;
只能承受较小亏损的投资者称为“稳健型”投资者;
不愿承受亏损的投资者称为“保守型”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