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居所附近新开了一家书店,于爱书之人而言,这无疑是福音。几次进店,无奈孩子年幼,无法静心心在书店阅读,终于待到店中书籍可借阅,搜罗自己往日想看而不得的书籍,借回家中细读书。第一本借阅的书籍便是《金庸 儒侠人生》。
于80后的我们而言,金庸无疑是心中永远的“武侠大家”。依稀记得小时候懵懵懂懂便端坐在电视机旁看《射雕》,在哥哥的讲解之下,虽不懂里面的打打杀杀,却有了“武侠瘾”,成了“金庸迷”。甚至觉得后来喜欢读书,爱上文学,也与小时候的“金庸武侠”密不可分。
多年来,每每看到电视中翻拍或重播金庸武侠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总忍不住看,看时还会与儿时翻看的哥哥的那几本藏书比较,脑海中总会“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侠骨柔情。后来也淘齐了金庸的著作,有空便喜欢翻翻看看。那些扣人心弦的情节、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深刻的思想内涵,都让我为之倾倒。但对金庸的了解仅限于他笔下的小说和网络上有限的资料,而今竟搜罗到详介金庸先生的书籍,自然要细细品读。
一如小说中的男主,金庸先生的一生不凡又传奇,武侠小说仅仅是其人生中的成就之一。金庸,一个名字,承载了太多的故事与辉煌。
他生于江南水乡的海宁,自幼便浸润在书香与墨香之中,那份对文学的热爱与执着,仿佛是与生俱来的。然而,命运似乎总爱与他开玩笑,经济的拮据曾一度让他的求学之路布满荆棘。但正如他笔下的英雄人物,金庸从未向困难低头,他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意志,一步步走向了自己的辉煌。
在新闻界,金庸同样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不仅是文字的编织者,更是时代的记录者。他笔下的文字,如锋利的剑,直指社会的痛点;又如温暖的阳光,照亮人心中的希望。而《明报》的创办,更是他新闻生涯的巅峰之作,这份报纸不仅记录了香港的历史变迁,更见证了金庸的智慧与勇气。
然而,金庸的成就远不止于此。在政治舞台上,他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积极参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起草工作,为香港的繁荣稳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而在教育领域,他更是无私奉献,担任多所知名大学的教授,用知识的光芒照亮了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心灵。
然而,金庸的一生也并非一帆风顺。他经历过婚姻的失败、儿子的离世等种种磨难,但正是这些经历,让他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人生的真谛,也让他的作品更加丰富多彩。
如今,金庸先生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的精神与作品却永远留在了我们心中。他的一生,如同一部跌宕起伏的武侠小说,既充满了传奇色彩,又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让我们在怀念金庸先生的同时,细悟儒侠人生,传承和发扬他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