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以此文纪念母亲逝去的芳华!

一.泛黄的旧照片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看到母亲年轻时照片的第一眼,我脑海中瞬间浮现的竟然是这让人惬意汪洋的古诗句。

故事还要从前几日说起。几日前,打扫屋子时,我无意间一张泛黄的有些年代感的照片,我带着好奇心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打量着那张照片,惊奇地发现那是母亲年轻时拍的照片。那时,母亲大概十八九岁左右,身材窈窕,虽不施粉黛,面容却甚是清秀,尤其是嘴角那一抹清甜的微笑,如三月清风抚柳,如四月暖阳清照,如一汪清泉涓涓流淌,瞬间让我惊呆了。这也让我陷入了沉思,这么多年和母亲朝夕相伴,我竟未发现母亲年轻时竟有如此风华,我无论如何也无法将眼前这个肩宽腰圆、手若麻袋、皮肤黝黑的母亲同照片上那个清秀女子联系起来。

但照片上那个人无论是从眉眼上,还是笑容中,都确定是我母亲年轻时候无疑。我不得弃下先入为主的思维重新审视起眼前母亲来,想从她饱经沧桑的脸上寻找答案。我仔细端详着眼前的母亲,如今的母亲,不到五十岁头发却已泛白,额头上已经有好几道深浅不一的皱纹,由于长年辛苦劳作,她脸上的皮肤显得很粗糙黝黑,手指粗糙,满是皴裂的伤口,指甲缝里夹着黄泥巴。裤子上打了好几个补丁,洗得泛白,球鞋鞋上面沾满了黄泥巴,但那抹桃花般明媚的笑容还在。只是如今的她人到中年,虽受常年劳苦和病痛折磨,皮肤松弛,芳华不再,但从眉眼盈盈中,当年的美貌的底子依旧可见一斑。

我不禁问道,到底是什么,让曾经那般明媚耀眼的她成了如今饱经苍桑的平凡妇人?

这还要从母亲不顺遂的一生说起!母亲很善良,也很勤奋朴实,并且无论多苦也一直保持着这些优良品格。可这样一个好人却始终不得命运眷顾,她的一生不仅不顺遂,而是饱经磨难,一生命苦......




二.母亲自出生就很苦

母亲七十年代出生在一个地地道道,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贫困大山农民家庭。

出生不久,外祖母就过世了,她是外祖父和姨舅辛苦拉扯长大的。在外祖父家她虽是最小,却因家庭贫困、姊妹较多、母爱缺位等原因,过得很是艰难。

都说没妈的孩子像根野草,在风雨中飘摇,在羡慕别人与缺乏关爱中生存,我母亲亦是。

她不止一次在我和妹妹面前唠叨着:“你俩多幸福,什么事都有妈妈想着,有妈妈提醒,有妈妈兜底。还不满足,不听话,甚至和妈妈对着干,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我小时候,好羡慕别人有妈叫,而当我学着别人唤妈妈的时候,周围空荡荡的,没人答应。”

她说这些话的时候,泪眼盈眶,语气中满是遗憾。我能从她的言语、神态中,感受到她小时候对妈妈的渴望,我也对她发自心底的忧伤和遗憾感同身受。




三.母亲的童年也过得很苦

她小时候,家里仅有几亩薄田靠天吃饭,经常断粮,总是饱一顿饥一顿的,那时吃饱饭是她最迫切的愿望;

穿的衣服都是舅姨换下的,严重不合身,冬天也没有御寒的棉袄,穿的很是淡薄,冻得通红,那时她的痴心妄想就是有新衣和御寒的袄子;

那时,农村早已不流行缠足,但我妈妈的脚却也和三寸金莲差不多,因为小时候的鞋子严重不合脚,造成了脚部畸形;

那时,家庭条件尚可的适龄儿童会上学读书识字,但我妈妈却因为家里没条件没读过书识过字。但母亲虽未曾读书识字,但她却用行动诠释着善良,感染着我,也坚定了我始终保持善良的信念。

母亲虽未曾读书识字,但她知道读书是贫寒学子走出大山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因此对我和妹的学习无比上心。我家周围和我同龄的几个孩子连小学没念完便辍学打工,我爸妈却是秉持着砸锅卖铁也要供我们读书的想法,不怕苦不怕累,给别人打工给我们赚生活费。正是她的坚持,我和美都考上了普通本科,成了家里的第一代大学生。别人可能觉得本科不算啥,但对我这样的家庭来说,父母真的拼尽全力了。


四.芳华之年,却是一生不幸的开始

被骗

那时的婚姻强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到了适婚年龄,自然就有媒人张罗介绍对象了。我母亲到了十八九岁的芳华年之年,前来张罗介绍对象的媒人来了一波又一波,大有踏破门槛之势。当时的媒人是父亲家的亲戚,信誓旦旦承诺父亲家位置好、家庭好、人好,有房,啥啥都好。

母亲半信半疑,亲自去看了地方,父亲在省道边位置方面还过意的去,家里也有两层的土房,屋里也摆了些陈年家具。至于人品方面,周围的人自然向着父亲都说好,我妈妈年轻,也未仔细了解。未曾深思熟虑就草率答应了这门婚事,带着对婚姻的憧憬,高高兴兴请木匠师傅,在家打制陪嫁家具。

未曾想,一切皆为骗局。大婚吉日之时,媒人的承诺变成了满嘴跑马。两层土房变成了几间又矮又小的木架结构茅草盖房,里面没一件看得过去的家具,堆满了杂物,连放母亲陪嫁的地方都没有。婚床又小又旧,被褥破破烂烂的。厨房黑漆漆的,连几个像样的锅碗瓢盆都没有。没有院落,比外祖父家更穷。宾客也寥寥无几,门上贴了些喜字,却没有喜庆,母亲失落至极。原来,那个两层土房子是父亲四处借款盖的,没钱买瓦盖顶,住不了。家具是借的,就连办喜事的钱也是借的。意识到被骗时为时已晚,母亲只得认命。




五.住下来搭伙过日子,就更苦了。

首先是吃不饱,通常是接上什么吃什么。

父亲家田地贫瘠,没钱买肥料种子,粮食产量极低。而且还要交农业税,没有钱只能以粮抵税。日子过得是真苦,通常是辛辛苦苦一整年,碰到收成不好的年份,还不够抵税。因为没钱交税,那几年养的年猪都被信用社赶走抵费了。那几年,母亲正怀着我,没见过油,鸡蛋当油用。

至于吃什么,她说玉米熟了就吃玉米,有且仅有玉米;土豆熟了,吃土豆,有且仅有土豆;红薯熟了吃红薯,有且仅有红薯;过年的时候才有面条,然而一大半全是白菜和水,连油星都看不见......

实在没吃的了,只能吃草根和树皮;饿得受不了就吃少量的观音土,混上野菜直接咽下去,以缓解饥饿感,只是观音土不能被消化吸收,吃了以后腹胀,母亲的胃就是那时落下病根的。

她说那个时候没有油,人的肚子就像猪肚子一样,饭量超级大,像个无底洞,怎么都填不满。正是这样饥寒交迫的苦日子,让她格外珍惜粮食,即使今日不同往日,肉和粮都不缺,她依旧连炒菜的锅上的油都舍不得洗掉,而是用饭蘸着吃了。

.....

我还记得小时候,家里吃食只有抄玉米面疙瘩和土豆,玉米面疙瘩又硬又难吃,土豆天天吃也腻了,我和妹妹边吃边哭,嚷嚷着买米。妈妈看我和妹不愿意吃饭,浪费粮食,就会讲她那个时候她过过的苦日子,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直到现在也时常唠叨这些事。但小时候不懂事,只觉得她在编离奇的故事,而且每次都是新瓶装旧酒越听越烦,现在想起来深感惭愧。

这让我想到疫情期间妈妈囤粮之事,她平时不买米的疫情期间破天荒买了两袋米。我说其实根本没必要囤,粮食管够。她说:“囤粮是因为曾经饿怕了。我不喜欢吃米,给你们屯的。”其实我知道,母亲不是不吃米,而是舍不得吃,是担心我们吃不惯,是怕米涨价了没钱买米。

真的无法想象挨饿的日子母亲怎么挺过来的,所以真心感谢袁爷爷,让家家户户都能吃上白白胖胖的大米。

也真心感谢这几十年在农村推行的有益改革探索,正是这些改革让像我父母一样生存都难的农民从吃不饱到温饱再到小康,让农村的面貌焕然一新。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免除农业税,再到退耕还林、山地林田补贴,再到乡村振兴,农民充分享受到了改革红利,这点是我的亲身经历,深有感触。

最让我欣慰的是2006年以后,父母不用交农业税了。那真是替农民考虑的好政策,那时母亲很开心,破天荒买了些米、菜和零食回家,给我和妹妹做了一大桌子好吃的。我想其他农民也很开心,因为这不仅减轻了负担,也开启了农民命运的新纪元,自此农民越过越好。

其次是住不好。

土阶茅屋,七穿八洞,不蔽风雨,上漏下湿。那时家里茅草房安全性很低,容易塌,里面还经常掉茅草,交不起电费,一到晚上屋子里就黑漆漆的。最惨的是下雨天,屋外下大雨,屋里下小雨。

更雪上加霜的是,家里还欠了一屁股债,几乎每天都有人来讨债。父亲在外打工还债,然而每天一两块钱的工资想还完债哪有那么容易。母亲在家,被债主各种紧逼。

未曾想这些苦难还只是厄运的开始。

人善被人欺,母亲嫁过来后,这边的人总拿她是软柿子捏,父亲也是个没有判断力的,丝毫不维护母亲,还到处宣扬母亲这不好那不好。

母亲说,父亲在外打工好几年,没给家里寄一分钱,虽然没有手艺,但也不至于如此。更气人的是父亲买了零食寄在别人家偷偷给奶奶,不让母亲知晓,丝毫不管母亲。而奶奶这边,觉得母亲没给她买东西,各种为难,可我母亲哪儿来的钱给她买东西。

那几年,母亲的日子很苦,总是以泪洗面眼睛红肿,心情郁结,若不是好心人开导,恐怕坚持不到现在。

至于母亲和奶奶间的恩怨,我小时候也有亲身经历,奶奶是那种看不惯我母亲的人,对我们母女三人没甚温情。母亲也曾多次给我讲述过奶奶的所作所为,在此也不想提起了,只觉得母亲可怜。上一代人的恩怨就让它随时间的流逝消逝吧!只是,到目前为止,我一直不愿提起奶奶,和她的恩怨虽随着她的离开一笔勾销,但要说原谅她,心中还是有疙瘩。

我的出生,对于一个本身一无所有的家庭更是难上加难,可谓苦不堪言。如果我是男儿,母亲可能会稍微好过一点。而我却是个女孩,在那个年代家里没男孩会被婆家苛待,被邻居瞧不起。这一点,从我奶奶对我妈的态度,以及我记事后母亲和别人吵架中可见一斑。农村吵架的话语粗俗不堪,那些话从那些企图侵占我家山林田地的人口中吐出,场景依旧历历在目,我妈不知流了多少的心酸泪!

不过母亲终究是善良的。她没有记恨奶奶,在奶奶年老卧床后尽心服侍,而曾经奶奶放在心尖、处处想着的人,却一次也没来看她。是我母亲忙前忙后,自己舍不得吃的都给奶奶,奶奶全看在眼里。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去世前,奶奶仿佛心有感悟一般,对着我母亲忏悔,承认自己做错了事。奶奶说,她这辈子做过最错的事,就是苛待了儿媳。还把我爸叫到跟前,说我母亲是一个好人,不嫌弃他们家穷嫁过来,一定会好人有好报,还嘱咐我爸要善待我妈。自此以后,父亲也改掉了坏毛病回归家庭,爸妈的关系有所缓和。

再苦再难母亲始终保持善良。

母亲没有埋怨命运不公,而是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人。

我母亲是本地出名的热心肠,谁家有难处,总是帮忙排忧解难。别人家农活忙不过来时,母亲总是放下自己手头活去帮忙。生活的困苦辛酸没打倒母亲,善良的她总是帮助别人。那时自己家粮食都不够吃,但有比我家还穷的人来借粮食、借种子,她也会忍痛挤出口粮借给别人,说是借实则送,因为别人从没还过,也没有能力还。

以前,村里受过母亲恩惠的人见了我时常说:“那时候多亏你妈这个好人舍命给粮,我们才能奔到今天,救命之恩不敢忘记。”只可惜人性凉薄,谁又能做到滴水之恩铭记于心?那些人嘴上说的好听,私下里却嫌弃我家穷困潦倒,暗里使绊子。

我还记得那时我上高中,妹妹上初中,我和妹妹皆是借债上学,生活费是母亲拖着病体每日工作十二小时给别人种田打工换来的,那时家徒四壁连米都吃不起,家庭负担极重,完全符合低保条件。欲申请低保减轻家庭负担,继续学业,左邻右舍明知我们家庭拮据,却把票投给了家里能开小车的富裕之家,让我差点辍学。

真是让人寒心,奈何人心凉薄至此。




六.再苦再难,母亲依旧不改朴实勤奋本色。

无论是是寒风刺骨的冬日,还是烈日灼灼的夏日,她劳动时都是那么拼命。刚来时,为了给房子盖瓦,没钱买瓦时,她借了以前村集体的窑子自己烧瓦,几百斤的瓦抗在她瘦弱的肩膀上,四五公里,一天来回几十趟,她硬是没叫一声苦。

自我有记忆起,父亲在外打工难得回家,家里重活全压在母亲一人身上。母亲每天早上五点多就起床下地,星夜带着农具回家和疲惫的身子,为了干活饥一顿饱一顿的。砍草喂羊沤肥,除草薅草扯草喂猪,种土豆种玉米收土豆收玉米,一年下来几乎没有空闲时刻。那时,放学回家,不是帮着背草、背土豆、背玉米,就是炎炎夏日在田里扯猪草、割猪草,手指不知道被割伤多少次。

那时最怕放假,回到家不仅没有好吃的,还有干不完的农活,很辛苦。如今十几年过去了,农活依旧要做,什么都没变,变的是母亲老了,再也不会饿肚子了。

只是偶尔帮忙劳作,尚且觉得很累,而母亲却是日日如此。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小时候母亲就是这样,把还不会走路的我绑在在箩筐里,她下田劳作,任我如何哭闹,都没空管我,因为时令不等人。后来渐渐长大,到了帮母亲干农活的年纪,看到的都是这样一幅场景:母亲汗如雨下,衣衫全湿,依旧奋力劳作。

慢慢的母亲累病了,肠胃病、肩颈炎、风湿、肿瘤困扰着她,求医问药,却无法治愈,只能是要药吊着。如今,母亲是名副其实的药罐子,劳动能力丧失,全家的重担都落在了父亲一人肩上。

如今为了减轻母亲疼痛,我嘱咐母亲做些运动活动筋骨,母亲日日坚持,效果还不错!

一直以来总想为伟大母亲写点东西,却又无从下笔。只是在无数个星夜,在夜深人静,蝉鸣之时,想起母亲坎坷的一生,甚是不甘和伤痛。我总觉得好人总会有好报,不是不报,只是时候未到。在母亲的培养下,我如今已经大学毕业,担子轮到我扛了。

如果有选择,谁又愿意一生颠沛流离、苦不堪言?辛苦一生的母亲该休息了,但愿我的努力和汗水,能够一直守护好母亲的往后余生。

愿:

母亲好人余生平安,谨以此文纪念母亲逝去的芳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222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455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72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68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96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79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28评论 3 40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73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20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50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97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60评论 4 33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002评论 3 31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8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10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33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87评论 2 35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