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河大版九年级有一篇郑板桥的《题画二则》,文章短小,是郑燮绘画创作的心得体会。教材译文这一关没有过好。
问题一,趣在法外,化机也。“趣”的释义是什么?
问题二,藐兹后学,何敢妄拟前贤。“藐兹”的释义是什么?“妄拟”的释义是什么?
问题三,“只是一个道理”与“是一个道理”是一回事儿吗?
读文言文的时候,我们一般要按照注释自己疏通文气,也就是行文思路。在上下文中理解词语,疏通文意,然后反复思考再确定词意。这样做能不受教参干扰,容易发现问题。
先从第二则起,探究问题二,这一则写的是郑燮自己仿照文与可的绘竹理论“胸有成竹”这个词语,为自己的画竹理论造了个词语“胸无成竹”,文与可的理论大意是心中就有了作品中的竹子,作品中的竹子就是心里构思好的竹子,二者一样。郑燮提出自己的观点“胸无成竹”,随手而做,也能画的形神具备,跃然纸上。显然郑燮对文与可的理论不以为然。 文与可是公认画竹大家,这样说不就太狂了吗了吗?因此接下来郑燮做了一个谦虚的解释。邈兹后学,何敢妄拟前贤。直译就是说渺小的我,怎么敢狂妄的模仿前贤生造词语和理论呢!“藐兹后学”难住了编者和老师,虽然有注释,可惜越注释越没办法理解了。“后学”是“晚辈”的意思,根据文意,就是“我”,是郑板桥自谦的称谓,“藐兹”是“渺小的这样”的意思。这句话是省略主“我”,全句应该是“我这样渺小的辈”重点是我,才合文意。这种省略古文中常见。关键是“拟”前贤“拟”,注释是“效仿”,这没有错。 但句意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显然是作者“效仿”文与可的“胸有成竹”造了个词语“胸无成竹”,也可以理解为模仿文与可的理论造了个自己的理论。
再看问题三,教参的译文没毛病,可是教参的解释让人费解。郑燮的意思是有成竹理论也好无成竹理论也罢,只是一个道理而已。言外之意是不认可文与可的理论。因为既然是个道理,就可以赞同或不赞同,正所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只是一个道理”与“是一个道理”不同。我尊重你,可是不服你。教参费了半天劲,非得说胸有成竹和胸无成竹是同一个道理,忽略了“只”字。按照这显然违背上下文文意,在文中找不到任何支撑,属于无中生有。
最后看问题一,再读第一则,意在笔先,定则也;趣在法外,化机也。意,就是胸中之竹,与文与可同,作画前的立意布局都要构思,解决画什么怎么画问题,这是不容置疑的。趣在法外,“趣”是指情趣。 显然是指完成后的作品的立意布局,由于纸张笔墨等随机出现的问题,需要随机应变,因而完成的作品与设想的会有不同,就是作品最终画了什么。也就是说,意和趣,文中是同义词。如果把“意”当成画前心中的作品形象,把“趣”当成画后实际作品展现的形象,就更好理解了。就语文而言,也没有大不了的,避免用词重复而已。
对文意的误读原因是很简单的,就是没有真正阅读思考,不注重上下文,断章取义。当然这也和阅读积淀过少有关,积淀少则很难产生必要的联想。另外大数据时代,多查阅还是有必要的。老师的眼睛不能只盯着一本《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那是远远不够的。还有一个最大的感受是,只要教参编者始作俑,老师们就要大费牛劲。即使费了大牛劲也无力翻转错误。痛哉,权威性不够!
附:藐玆一身 解释:藐:微小。指一个人的身躯和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出处】:《汉书·文帝纪》:“遗诏曰:朕获保宗庙,以眇眇之身托于天下君王之上,二十有余年矣。”【示例】:~,其堕落于穷谷中不克自拔矣。孙中山《伦敦蒙难记》四《易经》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