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4年,重新来到曾经的那座城,重新走过校园,谢绝故友的相邀,独自品尝着物是人非。一步步的辨识着与记忆不同的那些商铺,那些当初的新店,已经变成了不多的老店。
朋友昨天来电,说被调任回庄。想起当初回庄的执念,刚刚回到家乡,没有朋友,小城落寞。不熟悉、不适应的孤独感,让我无比的思念大学的美好时光。我甚至在
有人说,在你20多岁的时候,在你人生观、价值观刚刚确立的时候,你待的那座城市,将为你的认知打下烙印。从此不管你走到哪儿,你的灵魂深处,总有那缕关于青春的印痕。
也许正因为这样,许多人在毕业后,选择留在毕业的城市,哪怕背负无法赡养陪伴双亲的内疚。因为故乡,已经承载不了自己的梦想。我很支持回家建设家乡的那些勇敢的人。也同样理解,无法离开大城市的那些漂泊者。在这座城市里你拥有着太多关于青春的记忆,它承载着你最初始的激情与梦想。虽然牵手走过的姑娘已经不在了,虽然痛饮通宵的兄弟离开了,但只要归来,哪怕是这浑浊的空气与冬日的阳光,都让你陷入回忆的梦境。
或许每一个年轻人都面临过离开和留下的抉择。所谓选择一开始就没有对错,我们只是希望自己做出的决定结果更好一些。
我承认小城市承载不了太多的野心,其实我曾经深爱的国际庄也算不上大都市啊。北上广的争论永远不会停止。因为我们人性中存在着一种贱性,太劳苦的生活不接受,太安逸的生活同样不接受。始终再辛苦与休闲中拉扯寻找平衡。于是有人逃离,有人归来。
工作快5年了,回想自己一路走来的幸运,又何尝不是不甘心一直平庸下去的躁动。想回庄,又怎能不算作一场不适应的失败的逃离。遇见问题,不求诸己,却每每试图依靠外界解决。工作中稍有不顺,就波动烦恼,担忧未来。然而未来是在自己手中啊,你想怎么走,不是看你现在的心态和行动么?挑战是人生中必然存在的选项,逃离获得不了成长,更享受不到每次通关的快乐。
正是不断恶心的蜕变,撕开伤口的复盘,我们才能让自己更强大。
在北京,我遇到过很多逐梦的青年,不惧辛苦。他们思想活跃,才能显著。我也相信,虽然在追梦途中有不少人倒下,但是继续前行的人前途依旧光辉灿烂。自己当时在想,好男儿志在四方,为何自己不能给青春一次加冕的机会。然后一次偶然的地下室住宿,饥寒交迫的痛感直接打消我的妄想。
当然回家以后,安逸的生活又让自己不甘心,好在自己的这种不甘心,没有让慢节奏消磨去自己对这个世界的好奇。经历一些跳跃以后,认识了更多不同的人,看到了更多不一样的景观。
当经历逐渐沉淀为回忆,那种归来或者离去的心念逐渐的淡了。每一段时光都有美好,也有痛楚。只是我们记忆更愿意留下那些美好。想明白这些,就无需沉迷过去,因为所有的现在都会变成未来的过去,而痛苦的感触,也仅仅是当下的短暂情绪。
很幸运,在工作被放逐的日子里,让我在北京认识了更多的人,从而学会思考和沉淀下来。只要努力打造个人的热点,专注擅长的领域,未必在未来见不到光彩。其实见不到光彩又怎么样,如果热爱,有价值的思考,这本身就是最大的收获。
如果你问我,是留在大城市还是回到家乡。我想说,留下来,不要心疼肉体的痛苦,离开,不要丢下逐梦的灵魂。因为只要你愿意,无论在哪儿都是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