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必须停更一下希腊之行的内容,因为有一位三十几年未见的朋友陈先生从南方回来了。
陈先生是我刚刚参加工作时的同事,那时一同进公司的有六十个人,都是参加全市统考后择优录取的。
到公司报到后,公司把我们组成了一个叫直属车队的小单位,由总公司的一位副总经理任主管领导,有一位公司总调度室的刘姓副科长被同时任命为队长。所有成员都统一住在位于金盆岭的公司宿舍。
组成直属车队的目的是因为为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文明窗口、提高服务意识、端正服务态度、规范服务流程,公司将对各分公司所有基层车队的售票员进行分批轮流全员集中强化学习,我们的使命便是顶替被培养者的角色去上岗。
因此,我们六十个人上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接后岗前培训。当然学习总要有学习的态度和方式,也必须要有团队精神和荣誉意识。所以我们被编成了六个小组,也就是每十人为一组,实行流动红旗制,开展比学赶帮式的良性学习模式。陈先生就在我们组里。
也就是从分组那天开始,就注定了我们几十年的既是同事又是同学式的朋友关系,我们这组的十个人,也一直保持着持续的联系和不定期的聚会。哪怕我们彼此不再在公司里了,哪怕我们都各自成家立业养孩子了,哪怕是我们的后代,他们也都像我们一样在沿续着我们的友谊,成为世交。直到三十几年前,陈先生南下高就,他也只有他才淡出我们的小组活动。其实我在公司也只呆了十个月便借调至上级主管局机关去了,可我依然参加小组活动,大家也依然视我为小组成员。
据说在今天之前,二十一世纪初的某一天,陈先生回来过长沙一次,但我当时去了成都谋生,这样也就错过了那次的见面。
今天的邀约电话打过来时,其实我正和我现在的同事们在外小聚,只是鉴于这几十年未见这个缘故,我便没了推辞的理由,那怕拄拐也得应邀。这是对邀请者的尊重,也是对几十年友谊的尊重!
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很多人,有些人或许会成为你的贵人,有些人或许会成为你的亲人,当然,有些人走着走着就真的散了。有些人我们可能因为天时地利得以常聚,而有些人虽不常见却一见如故。所以,那些能拚弃金钱地位、能不屑利益分争而存续数十年的友情,是弥足珍贵的,值得我们慎重其事的对待!
“人生在世,需要有实用主义之外的东西,来愉悦身心,接纳自己,感受生活的温度。”
虽然有电话、虽然可视频、虽然可择期,但总归不如见一面!
Day6 94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