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诊断为疑似自闭症后,我就开始了晚上查资料看书,白天带娃的模式。
孩子当时对外界的反应是不应,不说,不理,包括面对我这个只和他分开了一个月的妈妈也没有任何反应。我每天寸步不离地跟着他,蹲下来跟他视线平齐,看着他不停地说话,不管他要玩什么,我都会装作很感兴趣地跟他一起玩。记得当时门前有个小水坑,坑边还有一堆小石子,他就蹲在坑边拿着一颗一颗小石子往里面扔,每次玩这个能玩一个小时以上,天天玩。我一直陪在他身边,不停地找话题:这个小石子是什么形状的呀,它是什么颜色呢。哦,原来它是圆形的,颜色是灰蓝色的呢。你把小石头扔进去,它就会发出咚咚咚的声音,好神奇呀。哪怕他是去拉粑粑,我也要找话题跟他聊:你拉的粑粑是什么形状的呀,是什么颜色的呢。不管他在干什么,他手上拿的,眼睛看的,我都会找出相应的话题不停地对他说,虽然在这过程他都没有给我一丝丝眼神或者话语的回应,我也要装出感兴趣的样子,用温柔地,模仿小孩子的声调去对他说话,尽量引起他的注意。
我想着他封闭了自己,不愿意接触这个世界,那我给他读绘本,让他从书本去接触这个世界,会不会对他也有帮助。于是我每天固定一个小时,关上门大声读绘本,我没有强迫他非要坐下来看着绘本听我读,我只是把门关上,确保他不会走出房间且能听到我的声音就可以了,我坐在床上尽量声情并茂地大声朗读,他呢,就在房间里闷声不吭地玩他的东西。
就这样我每天坚持着,白天不停地对他说话,晚上看书找方法,心里天天被绝望和希望交替折磨着。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多月后,我儿子开始慢慢地对我有了反应。他开始变得越来越黏我,也会开口用一个字来回应我,开始对我读的绘本感兴趣,坐在我身边让我翻绘本给他读。他也开始对这个世界感兴趣,对别人感兴趣,看到别的小朋友在玩,他也喜欢凑上去了,虽然他仍然不知道该怎么和别人相处,但是他有了社交的意愿,这对当时的我来说真的是巨大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