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文章更新很慢,捋了一下这段时间工作上遇到的问题,以及最终的解决方案,还是把他分享出来吧。
新版上线后,又步入了持续的迭代中,各种需求、产品本身的优化不断。因为此前公司没有规范的对接流程,导致运营、产品、设计、开发之间的对接混乱。比如:运营(后台)需求被不断延期;产品临时提需求给设计师;设计师的设计稿出太慢,影响开发进度等。所以,后面思考了整个协作流程,现在这种方式在公司已经推行了1个多月,效果还算不错。
总的规范如下:
1.固定迭代周期;
每个版本开发周期大致1-2周;
2.提前规划;
产品至少提前2个版本(1个月左右)规划好接下来的需求安排;
3.提前完成设计;
设计师至少提前1个版本将审计稿完成;
4.规范小需求的处理;
每个开发周期期间,运营及老板的各项小需求不接,除非非常紧急的需求,否则产品需重新对其进行排期,或移至到下个版本;
5.沟通详尽。
开发前,需求文档和设计方案细节需要跟相关设计、技术沟通清楚,并对每项任务估时,推导出测试和发布时间;
大致流程如下:
1.收集需求
2.分析需求
3.提出解决方案
4.同步方案
5.开始开发
6.测试
7.提交上线
1.收集需求;
需求来源:
- 由本身业务需求,延伸的功能需求
- 用户反馈。平常做用户调研、运营反馈、后台意见反馈
- 运营需求
- 产品优化需求;
2.分析需求;
- 需求是否合理。
若合理,则细化方案并排期;若不合理,则说明原因;
- 评估需求优先级和开发难度。
优先级的评估是通过该需求对用户体验的影响以及对人群辐射范围的大小;开发难度需要技术评估。综合两项,对需求进行排期。
3.提出解决方案;
- 提前跟技术沟通方案;
确定方案前,对一些比较棘手或成本的需求,同技术一起沟通,寻找最合理的解决方案;
- 提前跟设计师沟通需求;
提前跟设计师沟通页面需求,尽可能在开发前将设计稿准备好;
注意:最终确定的方案要经过仔细思考,考虑周全,尽可能避免后期再更换需求。
4.同步方案;
- 沟通需求场景、方案细节;
跟相关开发一起沟通方案,并提出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 对每个功能进行估时;
排期时,要预估最终上线时间。这方面最好的方式是,把需求细化成功能,开发对每个功能进行估时。1天内的需求按小时计算,超过1天则用天计算。
5.开始开发
- 跟踪进度;
最好每天下班前了解开发进度,掌握最新情况,对特殊状况提前做好预警;
另外:版本开发期间如果出现了新需求,若非特殊情况,放置到下个版本进行排期开发,
6.测试
- 测试该版本新开发的功能;
- 测试整个产品的核心流程;
7.提交上线
- 测试没问题后,提交上线;
- 关注新下载用户的反馈。
调整成这种方式后,最大的效果是:
1.每项需求都有反馈,并能高效处理;
2.团队协作更融洽,不拖沓,不会浪费资源;;
3.保持版本更有节奏感的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