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滋味长
文:我是素颜
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数量排名第一的是犹太人,平均每人一年读书64本。当孩子稍稍懂事时,几乎每一个母亲都会严肃地告诉他:书里藏着的是智慧,这要比钱或钻石贵重得多,而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
而中国13亿人口,除教科书之外,平均每人一年读书1本都不到。这也许与我们当下的教育理念有关,学习的目的功利性太强,孩子们把读书当成一种生存手段,为结果读书,看书乐趣锐减,读书迫不得已,是苦读是以苦作舟度向成功彼岸的筏子,一旦成功登顶可以撒手,书即该被扔在了垃圾堆,再也不想碰,碰了仿佛会想起当年伏案苦读的一把伤心泪。
书中的世界远比物质的黄金屋、颜如玉精彩的多,可惜知者不多。书中可见群山巍峨,可与大地时空对话,还可如品茗读诗,体味安逸悠长,这种喜悦,是多少金钱也无法买到的。教育的实用主义和拿来主义灌输太多,让新成长的孩子一代又一代接受的理念都同出一辙,为了实实在在的生活而实用的书。
孩子们走得踏实,都是好孩子,但都没有真正会读书,读好书。
读书能让你由世界之大看到自己的渺小,让你在思考过程中体会到由心的孤独却不会寂寞。只有在阅读中能体味到自身的无知与肤浅,才能深刻懂得杨绛先生的话:想太多,读书太少。
培根《读书论》中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凡好书,皆可读,都如师如兄,可以引领指导我们,在无知无觉中进步一点,提高一点,少一点唯我论,多一些为他意识。
读书是可以让我们成长的。
有一段时间是用耳朵听书,《蒋勋细说红楼》、《明朝那些事》、《活着》,都大致地听了一些。
无意间看到一篇随笔,细细分析了听书远没有看书实惠,盘算一下还真是这个理。
听书就好像耳边刮过一阵风,只一下下的功夫,忽地转眼就踪影全无。看书就要费老力了,你得用眼睛捕捉文字影像,进入到脑海,沉淀一下才能看下一个句,之乎所以这些个字眼会在脑海里停留片刻,某词某句要引发神经波动,视线会暂时定格,思索个理所以然,然后才作顿悟状,再往下行。
听和看的区别由此而来,听得时间要比看得时间短,接受到的信息要少的多,因此听书收获的远没有看书收获的多。如果手中不是特别忙,建议还是要看书,老老实实一字一句眼看为佳。
好书太多,全部买回来看不现实,网上各大平台书库,存书应有尽有,可以花极少的钱看极多的书,还可以可着劲挑,一本翻几页不感兴趣就好另换一本。看到妙语咔嚓截频留存,全部存到图册里。
每看完一本书,一定要在手机上写点心得读后感之类的文字,想借用留存下来的某一段文字,到图册里一张张找,过程有些烦琐费劲,先从像册图片上找到借用的某段背会,再返回写作业面,刷刷地写一句,转念想起别的什么又忘记了已读背过的句式,折回去再看,写完又免不了遗露某个字词,与原文比甚不规整。
好摄影也不如烂笔头,还是得写。
找了笔和本随包随手机带着,看到好句便摘录下来,一边抄写也一边记忆,顺带着记了大半在脑中。
习惯了手机触屏写作,在本上写字,生疏了很多,一笔一划倒像个认真的小学生,写不了多少字手就发酸,赶紧换个写作姿式作草书状,龙飞凤舞一番,这才解乏。
读一本书,笔记也许要记数页。
看一本好书,就算泛泛而过,不求深读,也不逐字逐句细细品咂,个中滋味却犹如芳沁,早就悄然浸淫身心,些许佳句警言慧心名语适时跳将出来,打动人心,有些已然入心,此生归吾所有,另有些佳句佳段摘录到本子上,收为己有,他日要构思一篇文章自可选用。
三毛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为了美丽雕凿的外表,削骨垫鼻修眉割眼,美丽的是当下,只能美丽一阵子,不会永恒,到了一定的年纪,修饰的再美,外貌的美都将不再。
而读书修炼的气质,是长在骨髓里的,岁月越长,气质越浓厚,滋味更加悠长,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
读书的文人且不论,他们的文人气质已然是显而易见。看到过娱乐圈最有气质的读书人陈道明,在接受央视采访时他表示一直坚持读书,每晚都要看一两个小时。
他说:看书的人不少,但都是看过就忘了,而真正读书的却不多,因为读书是读完这些文字还要好好用心去想想,这样走心读书的人真不多。
走心读书,捧起一本书,就像面对面坐着一位智性老者,时而对歌、时而品茗、时而慧心悟、时而相视一笑,个中滋味自在自得。
看一本书,知一种人生。看千本万本,自可品千万种人生。看书越多,体验更多,明理越多,智慧越多,就可以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世界竟如此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