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舒雅本节学习之前学生已经知道了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现象应该如何解释。这节课实验方面主要是要让学生认识一种新的实验器材——三棱镜。教学重难点则分别是白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变成由多种颜色组成的颜色(赤、橙、黄、绿、青、靛、紫);白光是由不同颜色组成的。本节课刚开始我让学生先猜了一个谜语,(雨后一座桥,挂在半山腰,仔细瞧一瞧,颜色真不少。谜底是彩虹)很多同学都能够猜出来彩虹,并且说到这是一种自然现象,那我们怎么解释这种自然现象呢?彩虹是从哪里来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就能解释我们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现象了。这节课课堂氛围较好,重难点也抓住了,但是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接下来,就具体说一说:学生有疑问的是(赤、橙、黄、绿、青、靛、紫)中的“靛”是不是蓝色,这个问题当时课堂上是我没有预料到的,所以给学生的回答有些含糊,下课后进行查验发现靛是蓝紫色,是比蓝色更加深的一种颜色。另外就是本节课第二个实验,转动彩色轮后(三基色)后,由于转速不够快,火柴容易倒,就导致第二个实验不太成功,实验现象以及实验结论都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最终我还是让学生回家可以自己重新制作用绳子拉的彩色轮(用绳子拉的彩色轮需要用结实一点或者是厚一点的卡纸,且须双面都涂上相同或不同的颜色,会有不同的实验现象产生)。本课的板书需要进行调整(重新书写在下面空白处)这节课里面比较好的地方是,学生认识了新的实验器材,非常的高兴,在我演示实验后他们迫不及待的就想做实验,想去探索白光通过三棱镜的折射到底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是否会和自己的猜测是一样的?是否能够验证自己的猜测?带着这些疑问,他们兴致勃勃的开始实验了,可是很多同学刚开始实验并没有成功,折射出来的光也没有分散成七种颜色,后来经过我巡视指导后,基本上每个同学都完成了实验,并且能够成功使用三棱镜并用手电筒的白光透过三棱镜,让白光发生折射后白光分散成(红、橙、黄、绿、青、靛、紫)在教学环节中,有一个问题值得探讨,彩虹是怎样产生的呢?这是一种大自然中的现象,孩子们都是见过的,但是从来没有去探索查询过,彩虹到底是怎样出现的,这节课正好我们就通过实验对彩虹是怎样出现的进行了解释:彩虹是阳光射到空气中的水滴发生的反射和折射,形成的色散现象!通过两个实验,学生都可以得出了两个实验结论:白光可以分散为彩光形成色散,而彩光也可以转换为白光,也由此体现出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2022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