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学生时代有一首骂人诗《卧春》非常有名,大家喜欢用来捉弄没听过的同学,换来个哄堂大笑和恍然大悟。
卧梅又闻花 ,卧枝绘中天 。(我没有文化,我只会种田)
鱼吻卧石水, 卧石答春绿。(欲问我是谁,我是大蠢驴)
这种谐音小诗因为浅显易懂,非常容易被识别,恶搞娱乐的气息也就在你逗我闹中慢慢消散了。
既然大众都懂,那就写点高深的,一眼无法识别的吧。于是乎,一首《彼阳若至》披着所谓仿诗经的外衣,在论坛网站中悄悄流传。
不得不说,写作此诗的人颇有些文学底蕴,将谐音脏话与单个文言字词巧妙地结合,如不假思索不出声读,还真觉得是一首“媲美”诗经的“好诗词”。
彼阳若至,初升东曦。
绯雾飒蔽,似幕绡绸。
彼阳篝碧,雾霂涧滁。
赤石冬溪,似玛瑙潭。
彼阳晚意,暖梦似乐。
寐游浮沐,若雉飞舞。
人家说,文人骂人不带脏字。但从字面来看,还真工整对仗、字字雅致。可是读出来,一股子粗俗卑劣的气息扑面而来。
这可跟文人骂人不带脏字一点不沾边。来看文坛大佬骂人时的辞藻。
这种人简直是人类缺陷的标本。———叔本华
她的俗是骨子里的,开水烫都烫不来。———杨绛
你就像一根蜡烛,好的部分都烧光了。———莎士比亚
这才是我不明着骂你,让你自己体会一会才能醒悟。像《卧春》《彼阳若至》这样一眼找骂型,档次就太低了。
可即便这样浅显的骂人诗,依然被堂堂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公众号引用。一时间,质疑声和嘲笑声四起。
合着著名大学专门研究历史文化的历史文化学院没有文化?合着堂堂大家还被黄口稚儿摆了一道?
嘲归嘲,笑归笑,这事真得要怪学院公众号的小编和审核。谁叫你不仔细研读,走马观花泛泛一撇?
其实像这样的错误,我们工作生活中经常会犯。打眼一看,挺好;随笔一写,挺好。接着就学了用了,从来不想着去多读两遍,深想一层。总要等到别人来点拨、敲打,才幡然醒悟。
好多人会说,没办法啊,我思维简单,想不了那么多。谁的心眼能那么多呢?想那么多的一定是善于权谋、精于打算的人。
既然想不了那么多,那就不要着急说出来,不要急着做决定。可以找别人给看看,找旁人参考一下。
想的又简单,又比较自我,可能真的就会潦草表面,增加更多犯错误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