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到了,母亲已去世很多年了,为什么我说很多年呢,我不愿意去回忆去细数母亲具体离去了多少日子。
我从小有一个特质,就是如果我听到不喜欢听的话或者遇到不开心的事儿,我会快速的遗忘,所以我基本不会像我母亲那样天天叨咕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
母亲去世时,我在唐山,我跟我家那口子驱车8个多小时才到家。一路上我像做梦一样,虽然自从母亲患病那时,我早已有了她离开的心理准备,真正到了那一刻我是不愿意相信的。等回到了家我的眼泪早已经哭干了,看到母亲躺在那里,我心里是有悲伤还有一丝恨意的。我恨她小肚鸡肠每天揪住过往的小事儿叨叨个没完没了,我恨她对儿子忧思太深,我恨她不知保护身体,早早得了绝症,我恨她在幸福中不自知每天总是抱怨不止……
我从小看到母亲像祥林嫂那样看到人就叨咕一次她的悲伤过往,叨咕她跟她公公婆婆的矛盾,我就很生气也很尴尬。所以我稍微长大以后,我就习惯性反驳她,甚至不听她的话跟她唱反调。
等我到了现在我才明白,她可能是患了精神疾病或者抑郁症,她没办法排解她心中的抑郁,急切的想找别人诉说,可听她说话的人怎么可能帮她排解抑郁呢,最多是听了个故事,听了个笑话,对她没有半点帮助。
她睡眠特别不好,我那时最烦的就是半夜醒来,只要听到你翻身就会跟你搭话儿,内容就是怎么被爷爷骗着进了门、没给盖新房、给了她三间小破房、对她不好、嫌弃她头胎生的女儿、月子里不给好吃的、不帮忙看孩子种种种种……我听的烦闷生气就会打断她。我说妈,你现在儿女双全,住在大大的新房子里,不幸福吗?为什么要一个劲儿的想以前那些不开心的事儿。她就会说,现在是挺好,我就是说说。
等我嫁给我家那口子,我才发现我婆婆年轻时候过得还不如我妈,但是很少听到我婆婆抱怨以前的事情。
我想这就是性格、成长经历的不同吧,性格真的决定命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