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影”这个词是大旗虎皮李洋老师杜撰的,正常人用的是“影迷”。这俩字一颠倒,难听点说,逼格就上去了——挺像大学时候学电影,老师反复强调“情色片”不是“色情片”一样。我觉得挺好理解,一个由情入色,一个自色生情,两者自然是不一样的。可惜后来和同事聊天,一听到我说金基德的情色片,那小女生满脸羞涩,拼命摇手说他的片子不是情色片。后来,自然是鸡同鸭讲。
迷影很好理解,借了苏珊·桑塔格的“电影迷恋”;迷影人也很好理解,着迷于电影的人。听起来特别简单,似乎爱看电影就是着迷。可是,究竟何谓着迷?《霸王别姬》里的程蝶衣堪称古今中外第一入戏人,他对于京剧的“疯魔”理所当然是着迷;《香水》里的格雷诺耶对于保留少女体香的痴迷亦是一种变态的着迷。可是,对于电影的着迷该如何定义呢?
这些年,遇到的迷影人不多,其实连我自己都算不上,因为这之中有种很微妙的感觉。看片子的多寡难以作为唯一的标准,知道多少电影理论也只能是一个参考因素,真要像梅里爱那样倾家荡产也要一偿拍电影的夙愿,那就真的和迷影沾上点边了。可非得要说不拍电影就不是迷影人,那又落入了窠臼之中——谁敢说法国电影资料馆曾经的馆长亨利·朗格鲁瓦不是迷影人?那估计全世界的电影界、艺术界都得闹个天翻地覆,就像1968年那样。
上周,我倒是遇见了一个可以称得上迷影人的家伙。他是某个导演的御用演员,说不上大红大紫,反正只要导演有片拍,他也就有活儿干。大众对他的印象永远停留在他塑造的最为成功的那个角色上,他却很讨厌这种符号化的称呼。
酒过三巡,说话就开始随意了。他说想做中国当代导演的历史,从第五代、第六代开始,而且不仅仅是历史,要有采访、有批判。第六代的那些导演,譬如娄烨、张元,为什么在某一个节点上全都失声,不再保持对社会的一种关注;而对于第五代,则需要将他们从高高的神坛上拉下来,且看看第五代导演这些年拍的那些片子就会发现,他们一直在走下坡路……围炉夜话,我就默默地听着,他说的全都在理。
末了,仿佛土财主似的,他拍着桌子说,就算他个人出钱,这一系列也要做。我却笑了。如果没有这一席酒,大概他在我的印象中永远如他塑造的扒手形象一样,猥琐、漠然;事实上,他亦是科班出身,写出来的专业文章颇有水准,只不过他动笔的时候极其少。这些年,也没有如其他演员那样辛苦磨练演技,或许和小康相仿,说是本色出演并不为过;他这些年躲在偏僻的一隅,专心于做着和电影相关的事情,每每听到、见到他的名字,我往往以为是另一个人,却总也没把猥琐的形象与这样一个迷影人联系起来。
迷影人,着迷于电影的人。
“迷影是一种精神,一种对电影的热爱、信仰和忠诚。如果迷影死了,电影也就死了。”桑塔格一席话似乎成了这种迷恋的官方声明。台湾的孙松荣教授甚至将这种迷影情结扩展到导演身上——只不过,现在已经不再有导演会像戈达尔维护朗格卢瓦那样揭竿而起——他认为蔡明亮导演也在用一种纯粹的迷恋挽救着电影的末日。这一点我倒是不能苟同,通过访谈可以看出,蔡导的大多作品并没有这种发自内心的决心,反倒是多用白描的手法,再现童年记忆和现实生活。
回到李洋老师的那本书《迷影文化史》,书中共讲述了十二位主要的迷影人,通过他们将电影的百年发展历程串联起来。在他看来,正是这样的电影迷恋推动着电影一直向前发展。
其实,我倒是一直很想问问他,如果请他列举一下中国的迷影人,又该哪些人入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