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端午节那天,路过一家烤肉店,典型的社区商铺,门和大厅同宽,一眼望到头的布局,后厨在最里面,为了老板方便,吧台不在店门口而在厨房门口。几张桌子倒是井井有条,墙上贴着各种商家广告,厨房门口摆放着一张桌子,摆放着各种杂物,账单、付款码、筷子、纸巾等等,姑且当成老板的吧台。桌子旁边就是冷藏柜,摆放着各种食材,看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食材,比如韭菜馅的饺子、煮熟的芋头等等。
这家店的堂食高峰期已经过去了,现在做的是外卖夜宵生意,手机此起彼伏地播报着新的订单信息,一家人在后堂高速地忙碌着,洗菜、切菜、串菜、配菜、烤串儿、装盘……时不时传来系统出餐慢的提醒,老板也不在意,有条不紊。
这家烧烤香而不辣,能吃出调料里明显的盐和糖的颗粒,可能有人喜欢这种粗中有细的口感,但是对我来说,太诡异了。但也不是全无好处,比如回味无穷,吃完了以后更加惦记那种香辣无限,唇齿留香的美味。
二
这家烧烤店看样子很有名,因为同一条街上有两家店。店面内部比较规整,前厅和后台用玻璃推拉门分开,看不见后堂的烟火缭绕,前厅就显得非常干净。冷藏柜在厨房门口,对面是个小小的吧台。能看见的工作人员就两位年轻的男士,做起事来井井有条,忙中有序。
重庆的烧烤店,有很多下水,切得极小,不问问根本不知道那是什么,比如刚开始震惊后来觉得正常的鸡皮、鱼皮、肥肠配辣椒等等。
这家店出餐很快,明显能看出他们下料很重,成品在油和调料的裹挟下,看不出原来的样子。其结果就是,真好吃!第一口香辣有味,之后就能清晰地感觉到食材的鲜美,之后是留在口腔最后的咸,没错,对我来说,太咸了。
三
这是一家从早餐到夜宵的川菜馆,盖浇饭和烧菜是午间的主打。
为了最大化的经营,这家在拐角的店,居然神奇地开了三个门。
是的,三个门。
而且还在不同的店门口,挂上了不同的产品。最大的门边摆放着早餐餐具,从笼屉到粥桶,它旁边写着要售卖的早餐;另一边门口放着米饭桶,所以招牌内容以烧菜蒸菜为主;另一边门正对着几家以烧烤小龙虾为主的夜宵店,门口的招牌是江湖菜。总之,就是从早到晚的生意包圆了。
厨房占据了这家店的三分之一,它设计得比厅堂高一个台阶,台下是午间主打蒸菜烧菜的展示台,台上的桌子上摆放着各类烧菜的盆、炖锅、砂锅等等,后面靠墙就是料理台,师傅背对着众人忙前忙后。再旁边就是洗菜池,洗菜池边上有个柜子,看不清装的是调料还是碗,重点是,柜子的一侧有一个挂钩,挂着帮工阿姨们的私人物品,从外套、雨伞到包包。从这些东西可以看出,阿姨们都很精致,工作和生活分得很开。在店里是围着围裙在油烟里忙来忙区的阿姨,下了班,换身装备,就是时尚逛街的大女人们,大家都好爱生活。
我到的时候,午间的高峰期已经过去,招牌的排骨玉米汤已经剩最后半碗了。已经不用再把主打菜都摆在展示桌上了,能看见卖相不错的红烧肉、凉拌茄子,烧白等等。
每个菜的分量足以对得起它的价格,红烧肉配了炖得软烂的黄豆,肥而不腻,香甜美味,是真的甜,能感觉到肉的甜,黄豆吸收了肉的精华,和豆子完美结合,肉汁搭配黄豆,配饭神器;茄子被扒了皮以后,汆熟后手撕成条,一条一条安静地躺在碗里,一旦有需要,它们就被赋予搭配好的红油料汁,撒上碧绿小葱花,夏天的凉拌菜真是舒爽;豆花是川渝这边每家店都必备的神器,客户热爱豆花,老板们各有各的绝技,各有各的蘸水,神秘香料打底,红油与葱花再次相得益彰,颗粒分明的白糖与盐巴混合其中,让豆花的味道更加层次丰富,是我们喜欢的豆花的样子。
四
这家店在街角的一个斜坡边上,很小的店面,分成两间,一间是厨房,一间是堂食的桌椅。两间应该一样大,相比较井井有条的厨房,堂食部分就显得逼仄凌乱。门口放着个小桌子,上面堆着调料、纸巾和二维码扫码牌。三十厘米的木条沿着墙壁走一圈就是桌子了,再摆两张小桌子,可以面对面坐两个人。
这是一碗普通的面,调料垫底,面条再上,杂酱再上就是汆熟的蔬菜和小葱花点缀,鸡蛋煎得马马虎虎。料都给得不多,仅仅只够拌个面条,这样,那只普普通通的煎蛋就只是简单,变得更普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