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刮|从脸色看健康

中医认为,皮肤缺乏光泽与脏腑功能减弱、正气不足有关。脏腑强健,功能正常,气血沿经脉的循行上达于面部,自然会光泽动人。脏腑功能减弱,面部就会因气血不足等原因而缺乏光泽,面部不同区域缺乏光泽反映了对应脏腑和循行经脉的功能减弱。


1.鼻部苍白或晦喑、缺乏光泽

鼻部苍白、缺乏光泽是脾胃气虛,化生气血的后天之本——脾胃功能下降、肺脾两虚的外相。

鼻头有黑头、欠光泽也是脾胃气虚的征兆。鼻梁中间色泽晦暗是肝失疏泄、肝郁气滞的外相。

鼻翼和鼻翼根部色暗红是胃气机失调、郁而化热的征兆。

鼻翼和鼻翼根部色暗缺少光泽提示胃气虚、胃虚寒。

鼻头青暗提示脾虚寒、腹中寒痛、手足冰冷。


2.颧部红暗或苍白、缺乏光泽

两颧部中央红暗提示小肠积热或者心经气血瘀滞、血液流动缓慢、心情郁闷或者烦躁。

两颧部苍白缺乏光泽,提示心气血两虚。


3.额头嗨喑、缺乏光泽

额头正中晦暗:额头正中是督脉、膀胱经循行的部位,也是头面、颈部咽喉的全息穴区。额头晦暗多是肾气不足、阳气虚、用脑过度、大脑缺氧、脑疲劳或神经衰弱的征兆。

额头两侧和太阳穴周围晦暗:额头两侧是胆经、胃经循行的部位。这个部位出现晦暗多为肝胆功能失调,肝郁气滞、失眠多梦、肝血不足引起月经不调的征兆。如额头晦暗兼油脂分泌旺盛者,多有肝郁脾虚、内有湿气的表现。


4.眼周皮肤晦暗、缺乏光泽

两眉中间晦暗:两眉之间是肺的全息穴区,督脉和膀胱经循行的部位。两眉之同出现晦暗、 欠光泽是肺气不足、肺部气血失调的征兆。两眉之间出现暗红色提示肺热,是咽喉部慢性炎症或血压升高的征兆。

两眼晴中间晦暗:两眼之间是心的全息穴区,也是督脉、膀胱经循行的部位。两眼之间出现苍白少光泽是心气虚的征兆。两眼之间出现微红是心火上炎的表现,中年以上两眉眼日色红要警惕血压增高。出现暗红或者暗青是心气血不足,血脉瘀滞的征兆,应引起重视,注意休息,减轻压力,补养心气。心主血,藏神,心气虚往往伴随着心血虚、易神疲健忘、失眼多梦,血液运行动力不足,容易形成血脉瘀滞。

眼周皮肤晦暗:眼周是膀胱经、胃经、肝经、胆经循行部位。眼周皮肤晦暗、缺乏光泽容易出现在内眼角和下眼睑。也就是黑眼圈、熊猫眼。眼周皮肤暗沉、发黑提示肾气虚、胃肠功能失调、月经不调,或睡眠不足、疲劳过度。长期顽固的黑眼圈提示过劳、熬夜或患有妇科疾病、慢性胃肠道疾病、慢性肝病、肾病等。

肾精亏虛、精神压力与黑眼圈都有关系,肝藏血,肾藏精,眼周晦暗者多为精气神不足。精是生命的根本,是维持生殖活动与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是生命的源泉,藏于肾中。肾精可以化生为骨髓和脑髓,骨髓有造血功能,脑髓掌管呼吸、心跳等生理节奏。

如女性长时间眼周晦暗多与肾精亏虚有关,伴有月经不调、腰膝酸软、神疲乏力。


5.嘴唇上部皮肤晦暗、缺乏光泽

鼻下嘴唇上面的皮肤晦暗、缺乏光泽,一是下焦大肠或膀胱虚寒的征兆,会有便秘或排尿无力的表现。二是子宫卵巢功能失调,内分泌紊乱的征兆,会有小腹发凉或冷痛、月经不调等。

人中色泽枯滞、沟道发暗为阳气不足的表现,人中沟隆起者,男性多见于前列腺肥大,女性多为妊娠或子宫疾患。

口周上下皮肤均发青、晦暗,提示脾胃及下焦虚寒,还可能有胃寒、胃痛、喜热饮等表现。


6.下颔部晦暗、缺乏光泽

下颌部晦暗、缺乏光泽是肾气虚、宫寒、内分泌失调、腰酸腰痛,月经不调的征兆。

下唇皮肤是胃经的循行部位,下唇下方承浆穴区对应肾脏,同时也反映女性子宫的健康情况。如阴阳平衡气血调和,则下颔因润,口唇色红润丰满,皮肤滋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