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主动

印象深刻的部分、与现实的联系

1、基因决定论、心理决定论、环境决定论这三种地图都以“刺激—回应”理论为基础。

但在刺激与回应之间,人有选择的权力。

我是个急性子,有时候火上来了,容易对家里人发脾气。

当我内省时,我却给自己找各种理由,比如遗传啦,或者小时候父母的教育方式也这样,有时受到外界刺激,一点就着。

可是真的就改不了了吗?

不是,我经过实践,发现即使一下子改变不了习惯,但自己能控制发脾气的频率、或者将情绪按下暂停键,再考虑怎么沟通。这是需要锻炼和不断开发的。

2、积极主动的人理智胜于冲动,他们能够慎重考虑,选定价值观并将其作为自己行为的内在动力;而消极被动的人则截然相反,他们容易感情用事,易受环境或条件作用的驱使。

理性思考VS情绪奴隶

有的人在受到外界刺激后,能抽离自己,做冷静的思考,然后决定

有的人会被情绪包围,然后抽不出身。

身在职场,情绪控制非常重要,专业不仅仅只是技能,情绪管理也是其中之一。

有高管能修炼到不动神色,也有办事能力不错的员工只因情绪管理不到位,失去晋升的机会。

3、好工作都是靠自己争取而来的

找工作的方式不仅只有猎头推荐、自己投简历等待面试。

现在咨询发达,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信息,评估自己的竞争力,了解目标公司的情况。

有的朋友靠内推,内推人是自己通过社交媒体认识沟通,加深自己的印象,了解对方公司的信息和职位。

有的人会根据行业白皮书去分析公司情况,根据职位要求,写出自己的见解。

想起自己的第一份正式工作,前面面试百般曲折,在被搁置了3个月之后。看到网站上更新了信息,自己直接打电话给HR经理。

之所以让HR经理印象深刻,也是因为前面的面试,自己提交了一份上万字的策划书。

4、采取主动是实现人生产能与产出平衡的必要条件。如果你甘于被动,就会受制于人,面临截然不同的发展与机遇。

不仅是个人,组织同样面临这种情况。

当组织里的人都是被动心态,组织氛围就会低落,而且互相埋怨扯皮,知道困境,却无法破局。

积极主动的组织氛围是企业走的长远的一个重要因素。

5、消极被动的语言本质上就是推卸责任。

想起自己也曾经说过不少这样的话,因为某些原因,我不得不坚持在一家不喜欢的企业工作。

即使你不喜欢这家企业,但是你可以在你的岗位上努力,你离开是因为有更好的选择而离开,而不少为了逃避而离开。

6、关注圈与影响圈

我最焦虑的时候,就是一直专注于关注圈的时候。却不知,自己的能力有限,很多问题关注了也解决不了。

当欲望超过能力时,人就会陷入深深的痛苦中。

当人一心一意修炼自己时,自己的影响圈扩大,反而会带来其他的收获。

文中的总裁的例子,我身边也有一例。

当所有的下级都在抱怨领导时,这个主管把重心放在配合领导完成工作上。然后他在上级心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久而久之,上司也会参考他的建议,打破自己的原有观念,形势在往有利于他团队的方向发展。而那些抱怨,被动的主管,不做任何改进。他所需要的资源和支持,能得到的也有限。

7、影响圈的核心就是做出承诺与信守诺言的能力。由此就找到了两种能够直接掌控人生的途径:一是做出承诺,并信守承诺;二是确立目标,并付诸实践。

承诺代表着承担责任。

确定目标实践,就是找到方向并去做。

想想自己有时候不太敢自我承诺,其实也是对自己的自制能力不够有信心把。

启发和收获

1、人有选择的权力,在于你是否主动,如果被动,可选择的范围将越来越小。

2、关注自己能做到的,通过主动的练习,实践,逐步增大影响圈来引导别人。行动比语言更具有说服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