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钱成为衡量一切的尺度
穷困的人终日惆怅痛苦,不是因为他们满足不了自身的生存需求,而是因为他们为自身卑微的社会身份和地位而感到耻辱。我们大部分人对自身的看法取决于别人对我们的评价。
资本主义出现之前的人们或许比现代社会的人活得更为快乐一点。为什么这么讲呢?
(1)过度期望。因为人们习惯了天赋君权的宗教思想,被统治的老百姓将自己的命运视为上天的安排,安贫乐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很少人会有越轨的想法。而资本主义的出现,民主思想的扩散,向每个人的大脑中注入了新的不停涌动的意识,即人人生而平等,能够依靠双手实现梦想。但现实不然,人人并非生而平等呀,对自身过度的期望扰动着每个人的心灵。
(2)社会评价人的标准趋向单一。在以儒家文化维系社会凝聚力的时代,文人有风骨,白丁有侠气。而现代社会,我们好像缺乏了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们往往以年薪、职业、家产等指标来描述和了解一个人。然而,这些都是非永恒的,不稳定的。
2、人生意义的个性化、多元化
我们很难用一两个意义概括所有人。有人信奉宗教,信奉基督教的人想与上帝建立联系,今生接受上帝的审判,试图来生进入无忧无愁的天堂。有人热爱科学和艺术,炙热地追求着生命的本质。大部分人呢,将工作和家庭作为人生的意义。
3、人生的意义是否可以存在阶段性?
两年前,我在色达佛学院遇见了一位长相十分清秀的姑娘,年纪大约十五六岁,皮肤白皙,印象十分深刻了。当时我十分不理解她为何选择去佛学院学习。佛学院坐落于海拔四千多米的高山上,阳光直射,紫外线强度非常高,可以料想这位可爱的小妹妹不到半个月就会变成小煤球了。佛学院的生活条件也十分艰苦,一间减不到十平米的小木屋,没有空调,僧人的生活用水也要自己去山脚下挑上来。
那时候导游师傅跟我讲,这么小小的佛学院,可是容纳了不少高官、科学家呢。这么看来,宗教才是人生意义的最终归宿。那么,那位姑娘在这么小的年纪就找到了她的人生意义,我是不是不应该为她感到遗憾,相反,我应该祝贺她。
工作不适合作为终极的人生意义,除非你是艺术家,工作与生活融为一体。因为,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他们是资本家眼中的“工具人”,重点在于“工具”,饥渴地榨取剩余价值,而忽视了“人”与其他资本的差异,即人会感到痛苦,土地和原材料并不会。你在工作过程中“异化”了,成为一台赚钱的机器。另外,工作时间只占据你人生的三分之一。
家庭适合作为人生意义吗?许多父亲母亲将孩子作为活下去的支撑。我觉得这个支撑非常具有生命力。但二十年后,孩子长大,三十年后,孩子成家,父母亲与孩子的距离逐渐延长。幸运的话,你能看到孩子美满的家庭生活,你能融入那个新家庭。但我们也可以看到大部分都是不幸的,年轻一代与老一辈的隔阂、争吵,老人的内心是多么的悲凉呐。
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