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喜欢山本耀司的这一段话:
从毕业到现在,一眨眼的功夫,浑浑噩噩的过了两个多周了,也不知道究竟再忙些什么,整日手忙脚乱却没有多大效率,反而愈发空虚。看着钟表一圈一圈的跑过,感觉心都被踩空了。
在这种几乎是恶性循环的情绪的笼罩下,我愈发的觉得自己特别失败,特别没用,甚至都找不出一丝的过人之处。伴随着这种滋生出的深入骨髓的自卑感,随之而来的是羡慕。我发现越是自卑,就越是羡慕别人的成就,继而形成了一种挥之不去的阴霾,一点一点吞噬着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那一点点可怜的心理防线,近乎窒息。
“我为什么会变成如今这幅模样?”这一串字就一根隐形针,时不时的扎进我的脑海,看着从小一块长大的那些伙伴这一路走来几乎顺风顺水,一路飙升,有的可以说是逆袭成了神话,只有我还是那只徘徊在原地的丑小鸭。我不禁怀疑起自己,是否一直以来对自己形成了一种错误的认知?
我承认我并不是一个勇敢的人。相反,我害怕失败,害怕挫折,害怕未知,甚至还保持着小时候不成熟的心理惯性——害怕别人超过我和那些继而伴随着的炫耀性的言论。然而后来发现,越是害怕,就越是发生,就像一个魔咒一样。以前听心理学老师说过,现实是对心理现象的反映,你是什么样的心境,现实就会折射出什么样,也就是所谓的,怕什么,就来什么。有时候运气也是取决于自己的心境。既然如此,又何必自讨苦吃,杞人忧天呢?我发现“顾虑”这个词,对我来说真的是害人不浅。可以说,如今的状况,几乎是这个词在作祟。因为顾虑太多,怕这怕那,加之本身没有多大主见,在经过身边人的劝说或者诱导,本来就不怎么坚定的想法自然而然的就动摇了。这可以说是最可怜亦是最可恨的一点了。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顾虑呢,答案无非只有一点,太拿自己当回事了!试想你又不是什么名人,什么大人物,为什么这么在意那些还未发生或者根本就不可能发生的事呢?!倘若一开始就不把自己当做中心,现在还会是这副模样吗?答案是否定的,一切可能都变了。这么想来,压抑的心境慢慢的被打开了一些,是的,当那些无法调和的情绪混到一起无法整理时,就学着自己开导自己。在这条孤独到近乎绝望的成长之路,你必须大于自己。
慢慢的改吧,相信一切都会变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