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百态,千万种活法,哪一种才是最值得向往的呢?
或许它并没有唯一的答案,不过,我们可以从曾国藩读书时说过的话中,得到一些启示。
曾经有人问曾国藩:“您每天政务繁忙,日理万机,然而您不仅能把这些事处理得井井有条,读书学问也很出色,您是怎么做到的呢?”
他是这么回答的:
“当读书,则读书,心无着于见客也;当见客,则见客,心无着于读书也。一有着,则私也。灵明无着,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
其实,不仅仅读书该如此,最后这十六个字,也是最让我们向往的人生状态。
01
物来顺应
物来顺应,是指对于任何事物的发生和出现,不必惊慌逃避,顺其自然。
有位建筑设计师,在他设计的办公楼竣工后,有人问他人行道应该铺在哪里?
设计师说:“把大楼之间的空地全部种上草。”
很快办公楼四周就变成了绿油油的草坪,夏天过后,草坪上被人们踩出了很多小道,走得人多的地方小道就宽一些,走得人少的地方就窄一些。
秋天,这位设计师便安排人沿着这些人们踩出来的小道铺设人行道。
对这位设计师来说,与其挖空心思考虑人行道该铺设在哪里,不如让人们自己做选择,这种顺应事物自然发展的态度,就是顺其自然。
它是一种接纳,更是一种豁达。
名臣杨涟一生致力于打击祸乱朝纲的阉党,为明末的政局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但最后却被宦官魏忠贤陷害,冤死狱中。
死前他写下了一封血书:“雷霆雨露,莫非天恩,仁义一生,死于诏狱,难言不得死所。”
对他来说,无论赏赐或者责罚,都是来自君王的恩泽,虽然自己这一生奉行仁义,到头来冤死狱中,但也算是死得其所。
君王赏赐也好,责罚也罢,理想实现也好,夭折也罢,他都没有欣喜或惊慌,都一一接纳。
正如《菜根谭》所云: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窗外云卷云舒。
人生就是这样,有繁华三千,也有落叶飘零,有欢乐时光,也有痛苦险境,不管好与坏,悲与喜,除了接纳,我们别无选择。
生命是一场体验,得到是一种馈赠,失去是一种磨练,都是人生不可或缺的。
不必强求,不必纠结,不必抱怨,不必逃避,亦不必遗憾。
顺应当下,走好每一程,人生自然丰盈。
02
未来不迎
未来不迎,是指未来不是你我所能控制的,不必过于担忧,当它来的时候,坦然迎接就好。
汉宣帝即位之初,想将祭祀汉武帝的庙乐升格,结果遭到了光禄大夫夏侯胜和大臣黄霸的反对,两人被捕入狱,判了死罪。
夏侯胜是当时名儒,尤其精通《尚书》,黄霸对其早就心生仰慕,但却一直没有机会亲近。这次俩人因获罪被关在同一间牢房,对他来说反而是个机会,便赶紧向夏侯胜求教。
夏侯胜苦笑道:“我们都犯了死罪,即将要被处斩,现在读经有什么用呢?”
黄霸则说:“孔子有言‘朝闻道,夕死可矣’,人应该活在当下,抓住现在,学有所得,心有所悟,今天就是快乐的,何必管虚无缥缈的明天呢?”
夏侯胜听了之后大为感动,此后每天都为黄霸讲解《尚书》,二人日夜讲学乐在其中,丝毫没有对未来的担忧。
未来总是难以预料,与其惶惶不可终日,虚度大好年华,不如安心过好眼前。
正如作家林清玄所说:“树林里的落叶,要在今天扫干净,明天自有明天的落叶,不必烦忧。”
树林里的落叶,就像人生的烦恼,今天会有,明天会有,一个月、一年后依然会有。
我们往往不自觉间就想如林清玄一样,在今天就把未来的烦恼一次性解决了,仿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
但实际上,树林里没有明天的落叶可扫,今天解决再多烦恼,明天也还是会有新的烦恼出现,既然如此,何不将明天的烦恼就留给明天呢?
我们对未来充满想象,但却只能活在今天,活在当下,活在此刻。
拥抱当下,用心过好每个瞬间,未来自然美好。
03
当时不杂
当时不杂,是指心无旁骛,把手里的事情做好。
有位学僧问禅师:“师父,以我的资质,多久能开悟呢?”
禅师回答:“十年。”
学僧继续问:“那如果我加倍苦修,需要多久开悟呢?”
禅师答:“二十年。”
学僧不甘心继续问:”如果我夜以继日,不眠不休地禅修,又需要多久呢?“
禅师说:“那你就永远没有开悟之日了。”
学僧很不解地问:“为什么?”
禅师回答:“你只在意结果,又有什么时间来关注自己呢?”
是啊,当我们过分追求结果时,做事的方向就跑偏了,又如何能把事情做好呢?
人生很多事,做了不一定会有结果,若三心二意地做,便更难如愿。
曾国藩曾在日记中反思自己,考科举时本应该多读八股子集,却偏偏想看其他杂书;读朱程理学时,又想去看诗文;在外带兵的时候,不想着好好治军,反而去读书写字。
结果时间一点点过去,终无所成。
他说:“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我们做某件事时,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诱惑,有数不尽的俗事纷扰,唯有抛开繁杂的情绪干扰,静下心来专注事情本身,日复一日的坚持,才能有所成。
一心一意,持之以恒地行动,结果自然如期而至。
04
既过不恋
既过不念,是指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不必太过留恋。
有位卖瓷器的老人,挑着扁担在路上走着,突然一个瓷碗掉到地上摔碎了,老人没有丝毫停留,只是继续往前走。
路人看到过后,感觉很是奇怪,便问他:“你的碗摔碎了,为什么不回头看一眼呢?”
老人则回答说:“我再怎么回头看,碗还是碎的。”
简单的一句话,却让我大受触动,是啊,碗碎了之后,不管我们停留多久,看多少眼,它都还是碎的,既然如此,何不选择放下,继续前行呢?
英国前首相劳合·乔治就是一个懂得放下的人,他有一个特殊的习惯——随手关上身后的门。
有一次乔治跟朋友在院子里散步,他们每经过一道门,乔治就会随手把它关上,朋友很是纳闷,于是问他:“有必要把这些门关上吗?”
乔治回答道:“当然有必要,我这一生都在关我身后的门。当你关门时,也将过去的一切留在后面,不管是美好的成就,还是让人懊恼的失误,然后,你又可以重新开始。”
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中,都有许多成就和失误,若我们对此念念不忘,它们就可能成为束缚我们自由飞翔的牢笼;若我们把这一切都当成风沙扬掉,它们变成了丰盈生命的养料。
正如巴尔扎克所说:“如果不忘记许多,人生无法再继续。”
逝者不可追,来者尤可待,不要让昨天占用今天的时间,让过去留在过去,人生才有新的开始。
不恋过往,每时每刻都是新的开始,生活自然简单幸福。
生而为人,我曾觉得极其辛苦。
日日要为生活而奔波,天天为烦恼而伤神,还要面对他人的期待和评价,自身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便一直在思考,人生如何才能活得轻松一点?
从曾国藩的这句话中,我得到的答案是:
若事情发生了,学着接纳和面对,不必惊慌逃避;
若烦恼还没来,便试着放下担忧,坦然迎接未来;
若正在做某事,就一心一意投入,不必想着其他;
若已成为过去,便让它随风逝去,勇敢大步往前。
正如《面包和汤和猫咪好天气》中说的那样:“人不管活多少年,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刻你在做什么。”
当我们不再悔恨过去的碌碌无为,不再担心未来还没出现的事,才能抓得住现在,拥有未来。
学会活在当下,复杂的生活就会变得简单,人也会开心很多,而这正是我们一生所求。
作者 | 南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