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丁真的自然笔记》中的一个镜头,瞬间破防。
丁真用羡慕的眼神对嘉宾李浩源说:“你读过很多书,去学校很多年吧。”
和他同龄的李浩源回答:“我读了17年书了。”
丁真忍不住发出感叹道:“十七年!哇!”
听到这,李浩源说了一句暖心的话:
“你在森林里长了这么长时间,你也和我一样,你也是读了很多森林的书。”
小时,丁真因为条件困难,只读到了小学。
猜到他心思的李浩源,却丝毫流露出半点优越感。
而这句话,也暖到了所有人的心里。
弹幕中,网友纷纷留言:
“弟弟,会说你就多说点。”
“现在的小孩,什么时候这么会说话了?”
禁不住感慨:很多人以为,在蜜罐中长大的孩子,却凭借自己的素养,刷新了大家对他们的认知。
前段时间,”19岁“消防员牛兵戈一则劝导的视频,令无数网友动容。
山西太原有位14岁的女孩,欲从高楼跳下。
牛兵戈耐心劝解对面的小妹妹:
“你才14,我才19,你好好想想哥刚才跟你说的,外面的世界多好……”
用谈心的方式,分散了女孩的注意力后,他马上跳上去,把女孩护在里面。
而这位自称“19岁”的消防员,其实已经22岁了。
勇敢又机智的他,故意说自己才19岁,只是为了拉近和小女孩的距离,开导这位素不相识的小妹妹。
收到全网盛赞的他,却轻描淡写地说:
“看到危险就冲上去,这是我们的责任,有的时候成了本能反应,不算什么。”
不禁让人动容。
小小年纪,就已经懂得换位思考,成为救死扶死的英雄。
在力所能及的地方,用自己年轻的肩膀,肩负起守护一方平安,保护千家万户周全的使命。
总听人感叹:“这代年轻人,生在了最好的时代。”
国家富强,民族高度文明。
高速发展的时代,赋予他们天马行空,不拘一格的个性。
年轻的他们,也是父母眼中的宝贝。
但他们从未理所当然地享受着,时代给予他们的舒适。
上个月,持续发展的西北疫情,被聚焦的甘肃天水市,公布了4例新增确诊病例。
其中3位,是天水市卫校学生,一群参加过核酸采样志愿服务的孩子。
他们只有17岁。
流调上显示,这3个孩子,有人连续工作2天,有人工作至凌晨3点,有人凌晨1点结束一地的核酸采样后,又赶到下一地,直到5点才返回休息。
这,让全网人泪目了。
有人感叹:“比我还小两三岁,却年纪轻轻就冲在了抗疫的第一线。”
这群还是花季年龄的少年,被父母唤作“宝宝”的孩子,还有着一丝丝青春烦恼的少男少女,平常可能还是喜欢看动漫、玩游戏,有点顽皮的淘气包,却在疫情到来时,奋不顾身地投入到时代的洪流当中。
在病毒的夹击中,挺身而出,冲锋陷阵,夜以继日地工作。
有人说,穿上防护服,他们就是战士;脱下防护服,他们还是孩子。
记得15年前,刚毕业上班那会,总听单位前辈说:
“80后呀,真是娇生惯养的一代。”
过了几年,单位来了90后。
于是,就变成了90后是娇生惯养的一代。
现在到了00后,依然是——娇生惯养的一代。
被贴标签,仿佛是每代人的必经之路。
但其实,每一代,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光彩。
有人笑语:
几乎每届学生,都会听到老师恨铁不成钢地大呼:
“你们真是我带过的最差的一届学生。”
佛系,躺平,四大皆空,垮掉的一代,成了当代孩子的标签。
然而,并不是。
时代的大转轮,滚滚向前,也对新一代的年轻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他们比当年的我们,更会学习,见识面更广,更懂得,如何在重压之下,尽人事,听天命。
其实,他们满怀一腔热血,不甘平凡。
他们,是新一代祖国的花朵,冉冉升起的朝阳。
带着偏见的大人,终会明白:
长江后浪推前浪。
前浪们终将老去,而后浪们,正当时。
少年强,则国强。
他们,特立独行,年轻有为。
祝福年轻的你们,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