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很丰满,不确定性很骨感

解毒


书籍:《解药:专供受不了正能量思维的人了解的幸福研究》Oliver Burkeman(对“正能量”和鸡汤的解毒药)

本书讲:并没有任何科学证据说有强烈目标对人的成功有好处,而且可能还有坏处。

传说:1950年代对耶鲁大学大学生做调查,你们对未来有没有明确的目标。调查结果是,只有3%的学生对未来有明确规划,几十年后3%的人所拥有的财富超过剩余所有人财富的总和。

结果这个研究根本不存在,纯属杜撰。

也许人制定目标,是因为人对目标,有一种心理需求。

登山者爱说“因为山在那里”,意思就是说我登山不是为了赚钱也不是为了出名,登顶就是我的终极目标。

那么,人生也总要有点意义吧?他们这么说的也这么做的。用几年时间训练,投入重金做准备,一旦正式攀登,哪怕天气突然恶化也不愿中途放弃,宁可违反规则也要登顶!我们看到珠穆朗玛峰登顶路线倒下的一具具尸体,到底是怎么一种境界?

心理学家分析,“目标”已经不仅仅是目标了,“目标”已经成了他们的自我身份认同。

这些人之所以如此重视目标,是因为他们惧怕“不确定性”。当生活有了明确目标的时候,你一切都可以按照这个目标展开,可以制定详细的计划,每时每刻都知道自己应该干啥。

这是一种什么体验?你的感觉会特别好,觉得生活特别充实,每天很有干劲。

明确的目标,也可能是有害的

①为了实现目标不惜一切代价,忽视危险。

②还可能犯规、作假、不择手段完成目标。

③涉及行为经济学。(每天拿一份固定工资)

正确做法:应该见机行事,随其自然,没有机会就不要硬做,机会来了就放手大干。世界非常复杂,本来就充满不确定性,而且不可能围着你转。

作者提出,人生可以有大的方向,但不应该有特别具体的硬性目标。你的人生哲学必须考虑不确定性,随时应对机会和风险:

1,不要只问自己想要什么,还要看看自己手里有什么工具和条件。不顾条件凭空设定目标,就是妄想。

2,决定做一件事的时候,先别想成功了是多大的成就,先想如果失败,这个损失你能不能承受。

评论

万维钢评论

001 高考前目标明确,奋力拼搏,唯一的目标就是考试,其实这只是一种极为特殊的状态。

002 人生的常态是:①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干什么。②就算知道自己干什么,也不知道怎么干才是对的。

那些找到自己的使命,明确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而且还知道该怎么干的人,其实是特别幸福的少数人。

003 哪怕是从纯工作角度看,这些野心勃勃的少数人,也不应该的少数人,也不应该制定特别明确的目标,因为计划没有变化快。

004 过去做项目管理,上面定一个大目标,下面一一细化,然后实施,这样的管理方法是不切实际的。不能适应市场变化,也根本不能预期执行过程中会遇到什么意外状况。

更高级的管理方法是充分听取第一线的声音,随时调整目标,追求灵活多变。

005 什么叫好的目标?

你到底是为了把事情做好,还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我的评论

一个人的成长是需要目标的,如果没有没有目标,你会发现一切是那么的混乱。

目标是人定的,大方向定好后,过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灵活调整。

非常认可,做管理,经验从一线来,多在一线待,你才能够知道怎样的方案是可实施的。

不确定性会带给我们危机意识,也会给我们的生命增添色彩。实事求是,拥抱不确定。

喜欢的是,做事情目标感十足,过程不要太强求,一步一步走好,结果自然有。生活有原则的随性一点,毕竟追求一种慢节奏的状态,也追求生活中的惊喜与不可思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