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六,春节过完了。今天是星期五,王筱月打开物业科办公室的门,自己又是第一个到岗的。明天双休。刚过完年,阳历才六号。没到抄表收费的日期,来上班的人并不多。每个月十五号开始抄表,二十号开始收费,最多干到二十五号就没人了。每个月也就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来的人多一些儿。
说起来物业公司管理人员有十来个,但是每天来上班的最多也就四五个人。公司负责行政机关及后勤的胡副总一再要求上班人员要遵守考勤纪律。但是却没有几个人听。物业科叫过很多名字,物业处,物业公司。以前物业公司里面还有一个房地产开发公司的执照。后来因为没有年审过期了,公司也没有再开发新的房地产项目,就废弃了。
王筱月才来几个月,没有什么资格说别人,但是对自己却是严格要求,按公司行政工作时间上下班。除了中午去学校接小儿子早走半个小时。其实中午十一点多那会儿物业科哪里还有人上班呢?儿子才上小学二年级。去年在校园里被学校施工的车辆把脚趾轧骨折了。现在还没好利索,不太放心儿子一个人回家。
王筱月的工作编制虽然从物业科转到后勤部,但是工作范围还是只负责公司五个家属院的物业管理,并不参与后勤部所负责的三个餐厅、两栋办公楼、一所职工医院的管理工作。物业管理的工作很复杂。
像保安门卫、卫生保洁、垃圾清运、绿化维护、停车场的运营、院内停车管理、水电维修、下水管道排污管道的清挖,这些还都是一些简单的日常管理,分给各自负责的管理员即可。
安防监控设施的全面布点升级,综合治理的工作更是点线面覆盖了许多内容,邻里纠纷,房屋维修,楼顶防水等等都是大工程。随处可见的小菜园,尤其是退休老干部们,更是身先士卒,带头回归农家田园生活。屡禁不止的毁绿化开菜园,还有因为楼旁边的一点空地,一楼二楼抢夺数年归属权,吵骂动手全武行上阵。任谁调解都不行。阳台边搭小屋,墙边盖大屋。举目一看,标准典型的老旧家属院格局。
六层高的楼房在九十年代可是很吃香的,工人们初从平房搬入高楼时,都是欢欣鼓舞。为革命干了一辈子终于住上高楼了,不说光宗耀祖,至少也是扬眉吐气的。况且那时候是分房,没有资历是分不到房子的。论资排辈,讲的条件可多了。工龄、职务、职称、学历、家中几口人,贡献,荣誉,奖章,都是评分的内容。开后门,找关系,夹队,都不行。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谁家啥情况,大家都是门清。没有谁敢以权谋私。弄的不公平,老工人就会跑到办公楼下大骂。工会就会赶快出来安抚。领导都想要成绩,没有谁想在工厂里干一辈子。只有好人缘、好口碑、好效益,才有走出厂门从政的机会。
虽然楼上没有电梯,但是也不影响一气上到顶层。刚开始也没有什么物业费。公司有物业处,分厂有行管科,日常维护管理都由厂里出钱,个人根本就不需要出钱。有什么不满意,随时都可以跑到公司领导的办公室去告状。领导们还是很害怕那些工人来闹的,无论有没有理,都会给一个妥当的说法。社会主义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工人农民是主要的社会生产力,谁敢小觑?
后来高工楼落成,腾出来一部分房屋后,厂里也给王筱月分了一套两室一厅六十多平的房屋。王筱月的父亲在世前,单位分的有一间平房,后来父亲走了,王筱月已经上班了,房子单位也没有收回去,由王筱月继承使用,每个月扣二十多元管理费。房屋拆迁扒掉后,单位给王筱月保留了一个分房名额。
这套两居室也不过就是别人住过五六年。但是楼层太高了,总共六层楼,分了个五楼。王筱月没有要。而且说是分房,还要掏钱买。两万四千元。六十三平。一平快四百元了。平城第一医院新盖的家属楼,一百二十平三室两厅才五万元。虽然王筱月手里也没有五万元。九十年代时,几万元那可真是一笔巨款。
物业科的一位同事大哥,在当时的城郊,现在的市区,买了三分地,盖了一处院子,地才花了几千元,盖好弄完才花了一万多元。
后来听说那栋楼是旁边几栋楼中质量最差的一栋,卫生间主管道漏水,外墙也渗水。幸亏是没要,否则修都不好修。户型也不合理,两个卧室,一大一小,都没看出来客厅大到哪里去了。同样的面积,自己妈妈家的房子两个卧室和客厅都是一样的大。六十平的房子,在九十年代初,可容纳一家好多口人的居住。
九七年厂里学邯钢后,地委的干部下来蹲点,工资制度改革,工龄工资改为岗位工资、效益工资,经济核算意识才提升进日程,单位独立核算,每月盈亏月报表要报到生产科。越来越精细的经济核算,家属院物业管理的巨大支出逐渐转移给具体的使用者。谁使用谁出钱,物业费这个名称也就随之出现。目前,物业费是每平方每月三毛钱。本单位职工的房屋出售给单位外人员的是四毛五。一个月费用三十元左右。有些人就不愿意交。一拖可以拖几年不交。
王筱月是去年七月份调到物业科的。公司一把手接见谈话时,听到公司对自己的调动安排,很是吃惊。在自己过去二十多年工作生涯中,从来没有把物业管理工作列入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中。大多数人认为物业就是个养老的地方。
尤记得自己被司长安忽悠进入这个企业时的场景。“咱们厂现在正需要你们这些刚毕业的学生。丫头,希望以后你们都能在工作中独挡一面,挑起咱们企业的重任。”极具煽惑力的话语从司长安的口中,听起来多么的义正辞严,令那些年轻的心激情澎湃热血沸腾。
后来司长安因成绩出色,一路上升,到中央部委独挡一面去了。公司的继任领导每次去京城都要先行拜见司长安,继续聆听司领导的教诲,且以此为荣。
王筱月则在基层踏踏实实地重复着那些出类拔萃的先行者走过的道路。用一腔热血认真地对待单位交予的每一项工作,期望自己也能做出一番事业来。
2022年8月30日星期二 1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