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不用看时间。我觉得总结了还是有很大的进步的,在一些之前不是很厉害的题型上,现在算是掌握了一些技巧,而不是凭感觉,大大提高了正确率。比如说像加强、削弱这一类,还有资料分析的计算,之前是属于纯估算,现在是有了一些技巧,知道要估算到什么程度。现在还要加强的是图形推理,其他的再看看。另外,关于常识,我发现像古田会议什么的这个好像经常考,所以常识也不是没有可以准备的。
具体分析。
言语理解:
这题还是对于成语本身的意思理解不到位。但算是进步的一点是我在做这题的时候,开始关注一些关键词来寻找这个空的暗示。虽然找错了。
我以为“交汇时期、迸发出新的投资机会”都是在暗示选择“日薄西山”,但实际上“日薄西山”的意思比喻人到老年或腐朽的事物衰败接近灭亡,一般用于老人或腐朽的事物,不能用于形容“商业创新模式”,排除。
“举步维艰”比喻办事情每向前进行一步都十分不容易,一般用于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或事物,不能搭配“商业创新模式”,排除。
还是对成语意思理解不到位,而发生的错误。
首先对于第一空,我就默认“舍本逐末”很合适,接下来,我就是对于第二空的验证。对于“并驾齐驱”的理解,我以为是一同进行的意思,但实际并不是。
“并驾齐驱”比喻齐头并进,不分前后。(这个是百度汉语的解释,如果有这个意思的话,其实并驾齐驱在这里也可以,但大部分解释还是更侧重于地位或力量相等,不分高下)也比喻地位或程度相等,不分高下。
并行不悖:同时进行而互相不违背。这个跟文中的意思更相符,因为文中保护老建筑和改造提升在前面是有一点相互矛盾的意思,而并行不悖强调相互不违背,就更合适。
这题感觉确实很难,各词之间区别不是很大,而且语句中对空格处的意思暗示不是很明显。很考基本功。
循规蹈矩:原指遵守规矩。现多指拘泥于旧准则,不敢稍做变通。
“与人为善”本义指跟别人一同做好事,后多指善意助人
通情达理:指做事讲道理,善解人意,用于对人的美好评价。
耳濡目染更强调看到的、听到的,不知不觉受到影响,通常指技能上
潜移默化,更强调人的习惯、性格的养成上
这题,其实很明显交流互鉴是一个关键词。而我选择C,是受到了这句“在相互影响、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相互建构的文明互动中,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包容共进,不断迈向人类进步新阶段”,受这句影响,我以为交流互鉴只是其中的两个细节,而包容共进才是主题。这其实是因为看文段看得太过粗略。文段开头第一句就是总括句,讲了交流互鉴对人类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影响,后面是从古至今,亚洲的影响,“包容共进”的那句话不过是在讲对东西方的影响,而不是一个总括句,只是一个延伸补充。再结合尾句,也是在讲交流互鉴和人类文明。
所以,做这种题搞清文段的结构很重要,知道重点在哪里,基本就不会出错。
这个文段的结构是“提出论点-论据论证-总结论点”。所以首尾句才是重点。D项其实是论据,而不是论点,所以不是重点。
3句下定义,更适合做首句。下定义的更适合做首句,记住!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发生。
这题怎么说呢?做的时候就有点纠结,纠结的点在于,因为文段中说的是“大型地面装备”,而选项中给的是“大型装备”,怕是这个区别导致不选A项。但实际上,却是因为在“大型地面装备”应用上的不足,使其其实不具有广泛适用性,B错误。这其实就是要找一种题感,找到出题人的意图。
这题其实还蛮明显的,就是在讲艺术应该来源于生活,应以生活为基础,我做错的原因,1,觉得A/B/C都是这个意思,但其实不是;2,过分强调线。主要原因还是1.
其实还是没有认真分析选项,A选项有说到来源于生活,但其实文中没有说到高于生活;B项,并没有强调第一目的。就是不仔细看觉得差不多,但其实不一样。
还是应该先分析文段的结构,前面都是现象描述,最后,“它们识别名字的方式···”这明显是在总结,因此划线部分应该是一句提炼的总结句,D项合适。
判断推理
纯看题干,我想到的是翻转,但是看选项,翻转显然不对。这时候可以考虑旋转。
图形1、2、4元素组成相同,考虑位置规律。题干图形明显分成黑色L形和白色L形,整体无规律考虑分开看。
这题还是有难度的,从应试的角度来说,当时能想到就想到吧,想不到拉倒。
还有一点,如果选项中没有自己考虑的那种可能的话,肯定就是想错了,不要硬往上凑
图形元素组成不同,且无明显属性规律,考虑数量规律。
好难,而且相当的费时间啊,做不出来就算了
这个对我最有用的一句话,就是元素组成不同,且无明显属性规律,考虑数量规律
刚刚开了会员,为了听这题。
元素组成不同,但每幅图包括选项,都含有曲线,考虑与曲线有关,与曲线有关的常见考点,曲线数、曲直交点。
这个我明明第一眼就觉得B不可能,但我再往后看C/D项的时候,因为我也没有想到C/D是这么截出来的,所以选了D,但实际上,当我知道B是怎么截出来的,而且知道他不可能的时候,就应该去选择更肯定的B项,而不是因为想不到D是怎么截出来的,而却选D。
考察图形间关系,相交于点、线、面,专注于相交的点(线、面)的特征来找规律。
我一开始想的是图形间的位置规律,(两个小图形是不是直接相接触)
这题我是能做对的,因为看错了,选错了。但是我也思考了一会儿。
图中有黑色区域部分,关注。在考虑各种常见情况,如部分数、黑白块差数等,之后发现没有明显规律,总的来看,发现图形有明显的元素规律,开始综合考虑。考虑元素规律。
这题我的错误在于,对于题干还是分析不够严谨。
首先,题干中,对于算术平均数使用时应注意的,提出了3个,(出现极端数值,模糊不清的数据或者不同质的数据)我只注意到了2个。所以在分析选项时,只注意对照前两点,而忽视了对第三个注意点的考察。
第二,公务员考试大概就是这样,总是这样出其不意的点来考你,比如向C项,我的注意点基本都是在后半句(这与我没有注意到第三个注意点有关),而忽视了对前半句正确性的思考,默认其正确。
这题在答题的时候,我就在C/D项中纠结,因为我没有很搞得清题干的两个词之间的关系。
全身麻醉和注射麻醉之间是交叉关系。而C项,物理消毒和加热消毒是种属关系。D项,抽样调查和问卷调查是交叉关系。
这题,我把题干中的词之间的关系理解有问题,我以为“因为轻车然后才觉得熟路,因为人生然后才显得地疏”。但实际上,轻车、熟路是并列关系,两个词本身没有因果关系,人生、地疏是并列关系,两个词本身也没有什么关系。同时,从整体上来说,轻车熟路和人生地疏是反义关系。
这一点,让我再次感慨,公务员考试可能确实是能从一定程度上考察一个人的能力的,因为很多时候,我都觉得应该要从整体角度思考问题,才能做的更好。
不仅要抓细节,还要能从细节上抽离出来,考虑整体。
河清海晏指的是黄河的水澄清,大海风平浪静,用以比喻天下太平;国泰民安指的是国家太平,人民安乐,二者为近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水泥是混凝土的原材料,二者为对应关系;混凝土是建筑材料的一种,二者是种属关系。
这题做错的原因还是搞错了题干中几个词的关系。
玻璃瓶和饮料瓶是交叉关系,春播作物和秋播作物是并列关系;广口瓶和玻璃瓶是交叉关系,大棚作物和秋播作物是交叉关系。
资料分析
两期比重问题。
部分比重的增长率大于总体比重的增长率,即比重上升。计算旅游业总收入增长率,住宿预订增长率、度假旅游预订增长率。
观察选项,发现选项中,均含有在线交通预订,所以,在线交通预订不需要计算,一定高于上年水平。
比重差公示:A/B*(a-b)/(1+a)
这题看了视频分析之后,收获还是很多的。
首先,做资料分析的题目先读好题,判定题目考点。1.定时间;2.判定题型;3.定主体
第二,运用好选项。对于选项中的数字加以运用,如选项中的10%,2012的茶叶产量比2011的茶叶产量增加10%
第三,平均数增长率的公式。r=(a-b)/(1+b)
纵观这两题,我有几点做的不好:
1.我对于公示有一些遗忘,以致于没有能从问题中抽象出考点,如第一题是考比重差,第二题是考平均数增长率;
2.没能结合选项看问题。如第一题,所有的选项都包含在线交通预订,那么久不必要在这个问题上花时间,直接看后面两个;第二题,所有的数字都是10%。对于这些选项中的共性没有敏感的捕捉到。
做完这个,就要求自己把资料分析的几个公式和典型例题好好再理解一下;后面做题,要注意观察选项,寻找共同点,利用选项,快速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