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两天闺蜜聚会,一群刚刚经历了疫情假期洗礼的女人,好不容易有个偷闲的机会,坐在一起吐槽这段时间遇到的糟心事儿。
小丽的娃还小,最近正就“孩子吃饭”跟公婆展开抗争。“吃饭、吃饭、吃饭!在我公婆眼里,好像除了吃饭就没其他事儿了!明明11:00刚吃了蛋羹,12:00做了中饭也必须吃完一小碗!孩子都说了不饿吃不下,还各种威逼利诱,甚至直接上手喂。我都吵了好多回了。”
萌萌给她支招儿:“让你老公去说,他总不能看着娃被硬塞不心疼吧?”
小丽郁闷:“指望不上啊,他自己也是从小被塞大的,根本不觉得这是啥问题。还说不管饿不饿,都要养成到点儿吃饭的好习惯。”
巧巧插话:“到点儿吃饭的确是个好习惯,这个我赞成。”
“如果光是到点儿就吃饭,我也没意见。可是人家不管娃饿不饿,都要求吃下那么多啊!我家可可还是个两岁半的娃!”
眼看小丽有点着急上火,我们几个赶紧劝和。萌萌更是把焦点转到自己身上。
“小娃有小娃的烦恼,我们这大的也不省心啊。一白天在家,说是上网课,结果我手机钉钉一直不停的响,才发现他居然把班上的几个同学拉了个群在聊天!还视频!而且是上课时间!真是不打不行!被我教训了一顿,晚饭还敢说不饿、吃不下!扒拉着米饭眼泪吧嗒吧嗒往里掉,我都不知道该好笑还是好气。”
也许是画面感太强,大家都笑了。连小丽都忍不住问:“这娃,是故意做给你看的吧?看准妈妈会心软。”
萌萌还没说话,我们其他几个大娃妈都苦笑了:对……相爱相杀了三个月的神兽心软?不存在的!
巧巧也用真实经历佐证:“昨天我也吼了一顿,7个生字一个小时都没写完。不过跟萌萌家不一样:我家那娃没事儿人一样,倒是我自己晚饭都没吃——气都气饱了!”
“怎么大家都跟吃饭干仗啊?”一直在角落没吭声的兔姐忽然插了一句。
彼此一愣,发现还真是——这个超长假期在家待了那么久,好像每天就只剩下吃饭了:一日三餐,从买菜到洗碗,至少占了醒着时间的一大半。对于家庭来说,餐桌上的时间更是每天“共处时光”中最稳定的一部分,难怪几乎所有的“交集”好像都在“吃饭”这件事儿上了。
02
吃饭这事儿有多重要?每个人几乎都不假思索。但我们花在饮食上的时间意味着什么?不同的人却有迥异的理解。
在认知行为学博士卡洛琳·丽芙博士看来,思维与饮食息息相关,除了食物的味道和基本的营养成分之外,了解肠道、情绪和思维之间的联系也是人们保持“健康状态”的重要基础。
我们选择的食物不仅影响自己的健康,也影响孩子们的健康,很多第一次看到这个说法的人觉得这是废话,做饭的是我们,我们吃什么,孩子当然也吃什么。但是我们给他们的可不只是一顿饭,而是在教他们吃饭的方式——他们终生持有的思维模式,因此对于为人父母者或者监护人,最要紧的是教导孩子培养健康的饮食模式和处理情绪的模式。
听过一个笑话:幼儿园里两个小朋友聊天儿,小男孩儿说:我爸妈就从来不挑食。小女孩说:他们挑什么?他们在菜市场都挑过了。
诚然,为人父母的“挑食”,除了饮食习惯的偏好,还要考虑营养搭配、口味协调,高级点的还要兼顾色香味俱全,操的心不可谓不多。但是大多数人考虑最多的依然在“吃什么(食材)”和“怎么做(烹饪)”上——这些和作者说的“健康的饮食习惯”是一回事儿吗?
如果单说“饮食模式”,我们能想到的,大约是:
家里习惯什么样的烹调方式:煎?炸?煮?炒?
平时多在家里做,还是喜欢到外面饭馆吃?
那些固定的餐桌礼仪:长辈动筷子后才能开饭、吃东西不能弄出响动、夹菜要从边上拿……
餐桌上的日常氛围,是要求“吃饭不能说话”还是彼此轻松的聊天?
是的,这些看似琐碎的日常行为,会深刻的影响我们一生对于饮食、对吃饭这件事,甚至是对家庭环境的看法。
但是,这就是全部吗?丽芙博士说,哪些情况下不适合进食,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哦~
在愤怒或者试图压抑其他不良情绪的时候进食,会影响吸收食物养分的方式。在没有饥饿感的时候进食,同样会扰乱消化系统。过度饱食会让吃进的食物变得不再有益处,因为有害的思维产生的情绪干扰我们身体的正常运作。
情绪特别不好的时候不要吃东西,这个观点很多人都听说过,像巧巧那种“气都气饱了”的情形多半也有过体验。
中国古语“训子七不责”中有“饮食不责”的说法,跟这个观点也有相通之处——这么看,萌萌家娃因为饭前挨了打、说“吃不下饭”倒还真不一定是故意捣乱。
至于“不饿的时候硬吃会不舒服”、“吃太多了撑得难受”……这种体验,正常人都能理解吧?怎么一放到小宝宝身上就成了“培养好习惯”的执念了呢?
问题是我们或许并不清楚,这可不仅仅是“不舒服”那么简单的事儿。让我们进入肠胃系统,看看这种时候究竟发生了什么吧:
在充满压力的状态下进食,本质上如同将橱柜里的每一位香料和调料都倒进菜里,这样调味料就会破坏食材之间味道的平衡。在情绪的支配下进食真的相当于在食物中添加大量化学物质——“情绪调味料”;我们的消化系统无法解读这么混乱的信号。
有害的压力让我们一直处于自卫或逃避状态,这种状态阻止肠胃分泌并减少肠道供血降低新陈代谢,影响身体消化食物的能力,对身体有害的压力和有害的思想情绪,可以影响肠道蠕动和吸收,导致发炎,令我们更容易受到感染,降低营养吸收和酶的分泌,搅乱肠道黏膜的再生能力和黏膜供血,破坏肠道菌群导致食道痉挛,通过增加胃酸使我们消化不良和胃灼热,使我们感到恶心,使现有的消化问题如胃溃疡恶化并搅动症结,导致我们腹泻便秘,或者严重胀气。
你看,即便小丽不同意公婆硬要宝宝“不管饿不饿都按点儿吃饭”的主张,可能也没有料到被迫进食会给孩子带来这么深的负面影响:
一开始或许只是“在没有饥饿感的时候进食”;可是因为被迫,很可能就会演变成“愤怒或其他不良情绪”;就算像她老公小时候那样“过度饱食”到已经习惯了,因为有害的思维带来的体内变化也已经在“干扰身体的正常运作”。
03
刚才讲到的“在压力状态下进食”,谈到的是在“吃”的这一刻发生的事实;但其实思维对饮食的影响,早在你进入超市或菜市场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
我们选择食物的时候,所思所想会影响进餐的心情和食物的价值。比如我们若是相信某种食物是昂贵而且独一无二的,即使其实与那些便宜的同类食品没有区别,我们还是会更享受品尝的过程。反之我们若是相信某种实物是廉价的,即使是与昂贵的食品食品材质相同,我们依然会轻视它,也不会享受品尝的过程。
吃过鱼翅的人,很多都有过“这东西跟粉条儿很像”的感觉。我唯一有机会吃的那一次,干脆就是当粉条儿吃的,完全没意识到自己吞下去的是几百元一碗的“海味”。后来被人告知的时候,还颇有些“猪八戒吃人参果”的食不知味。
当然,如今看来,无论是出于保护野生动物还是对口感的追求原因,我都不会选择再吃鱼翅:如果仅仅是要享受品尝的过程,我们大可以主观催眠自己,认为每一道家常小菜中所用的食材都是独特而珍贵的——
其实真未必需要“昂贵”。那些由家人亲手烹制的日常饮食,或许是早已习惯的口味,日复一日、一成不变,但也因为带着满满的关心和爱意,原本就在“独一无二”上稳占鳌头了。
情绪认知对于食物选择十分重要,我诚恳的建议你将“积极的态度”写进购物清单,平安、希望、喜乐、同情等,这些根植于爱的感受,都可以激发根植于爱的食物选择。
你一般都什么时候去买菜?
退休后以照顾家人为己任的父母长辈,或许在晨辉初上的时候就专程去挑新鲜了;送走上学的孩子才有时间的全职主妇,可能得到上午才去能去逛菜场;而都市里行色匆匆的上班族,多半只能拖着一天工作后疲惫的身体,勉强到超市里捡捡漏儿。
我们的生活当然各有各的艰辛和不易,但无论哪种情况,你都可以:
在选择食物之前给自己一小段时间,也许是看看孩子可爱的照片、也许是跟投契的邻居聊上几句、也许只是抬头望望轻盈的蓝天白云——让这些小小的举动唤醒自己对生活的感恩和热爱,再带着它,去为自己和家人挑选食物。
一旦人充满希望思考未来,就会有意识的为未来选择饮食:健康的饮食习惯就是充满希望的饮食习惯。
是的,无论怎么吃,吃什么,你真正需要的都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