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看了一篇文章,觉得非常受益,结合我这两天接触到的人事物和由此而生的想法,做个记录和分享。
《人生最优策略》文章主要讲的是关于幸福的思考方式。作者说,叔本华给她最大的启发就是让她从正向思维转变成负向思维,从思考 “ 是什么” 到思考 “ 不是什么” 。主流的积极心理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给幸福下定义,比如幸福就是积极情绪加意义感。但从古至今关于幸福,没有人能够准确说出一个所有人都能接受的定义。作者认为,给幸福下定义之所以困难是因为它和主体的主观意识相关,而且范围极其宽泛。“但是,反过来, 若是利用负向思维来思考幸福,就会容易很多。尽管我们无法表述幸福是什么,但是关于什么是不幸福或者什么是痛苦,人类的认知倒是惊人得一致。这就是叔本华关于幸福的逻辑,他认为缺乏痛苦的程度是衡量一个人生活是否幸福的标准,也就是说一个人感受到的痛苦 越少,那么他的幸福感就越强,因此我们的人生目标不应该是去寻欢作乐,而是尽最 大可能摆脱痛苦。“
这的确对我来说是个蛮震惊的说法。因为幸福总是一时的,快乐是短暂的,而痛苦给人留下的感受最深刻,痛苦持续的时间最持久。回忆自己的生活,对我影响最大的,排前几位的总有痛苦的存在。虽然,最令人怀念的很多都是快乐的时刻,但一碰到痛苦,不论是近期的痛苦还是很久以前的痛苦,每次一触碰到我都不愿意回想起。
所以,作者说”追求幸福的最优人生策略不是要去一味地追求快乐,而是要学会如何处理和避免痛苦。“
处理和避免痛苦,是下一步需要做的动作。刚才说了,痛苦的时间持久性很长。痛苦来临之时,个人只能处理掉它,分析产生痛苦的原因,而将所有原因怪罪于自我是无效的,痛苦之所以产生其实是有多种客观和主观原因的,怪自己只会陷入痛苦的深渊。我觉得用条目法(不管是纸笔还是头脑)列出原因,找出方案,暗示自己我能处理,那么起码已经往正面的路上向前了一步。
避免痛苦,我觉得更多需要个人平时的内观,内观情绪,让自己时刻处于愉悦中,不受其他事物的干扰。作者有一篇是关于情绪和觉察力的,找天我需要再总结。
文中说起叔本华的另一个观点“关于远离大众以及避免与太多人接触”的建议,我只能说认同一部分。”若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生命中大部分痛苦都是因他人而起,总之,只要和人接触,我们就难以避免地会产生负面情绪。“
我觉得这里的避免与太多人接触,需要看是哪些人。现在社交网络兴起,每个人随随便便就有上百个联系人,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大吃大喝,其实并无多少实质意义。举我为例,有时候不仅无法得到任何精神上的愉悦,甚至乎有时为了取悦他人,还得把自己变得平庸和狭窄。当然我不是说自己有多高尚正直,但是的确在社交活动中,避免不了出现违心的说法和做法。
所以,我蛮认可作者的想法,就是“生活中应该尽量避免与太多人交往,身边有家人和几个亲密的朋友足矣。“因而我逐渐减少参加社交聚会,视聚会的主题来定,可以不去尽量不去。加上关闭朋友圈,主动屏蔽一些可能带来的负面情绪,在我做不到完全的自由时,这种方式挺有帮助。我经常回想起和一些好友的交谈,从交谈的主题和话语中,感受到她的热情和积极的一面。我们互相学习,感受彼此的欢乐和痛苦,我觉得这才是有价值的朋友关系。当然了,自己也要提升能力,真心关怀朋友,不然哪有人愿意与你朋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