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数学故事汇”活动周第一天
2018年10月22日--10月25日,第二届“数学故事汇”活动周。
今天是本届活动周的第一天,共举行了两场活动,分别是“讲故事”比赛和“数学素养”大赛二年级专场之第一场活动。
一、活动一:讲故事比赛。
12:30-14:20,在报告厅举行“数学故事汇”活动周之讲故事比赛。本次讲故事比赛相比第一届,更有新亮点。
1. 解决问题居多。
参加比赛的小选手,有的专门讲故事,有的边讲故事边解决问题,其中,边讲故事边解决问题的选手人数要比第一届时更多。
有三年级3班的王清扬选择经典的“鸡兔同笼”问题,与大家共同分享鸡兔同笼问题的巧妙解法;有三年级10班的张文嘉选择有趣的理发师问题,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引起大家阵阵笑声。此外还有更多。
2. 表演方式更多。
关于讲数学故事,我们在比赛之初,只限定故事内容,对讲故事的形式并未对孩子们做过多要求和指导,但是从今天孩子们在舞台上的表现可以看出,孩子们在爸爸妈妈等的帮助下,不仅有课件辅助讲解,还有板书,还有演示,还有肢体动作等等,共同来完成故事的分享。
不论是故事的主要内容,还是故事的表现形式,都能看出孩子们在随着“数学故事汇”一起成长,具体体现为参加活动,思维更加理性,表现更加淡定。就像我在活动开始之初,在家长群里,跟所有家长表达一个观点----祝孩子们能通过参加“数学故事汇”活动,获得更多锻炼,获得更好成长!这正是“数学故事汇”的初衷,也是“数学故事汇”之所以存在的理由。
二、数学素养大赛。
今天是本届“数学故事汇”活动周的第二场数学素养大赛,因为参与选手皆为二年级孩子,所以从台上选手们的表现来看,与上周五进行的五年级、六年级专场相比有较大差距。
1. 回答问题时间长。
本场比赛仍然包括必答题和抢答题。在必答题环节,台上选手在主持人读完题目后,需要较长时间进行思考,且6支队中还有3支队未能正确作答,以致在必答题环节,并未得分。
2. 抢答环节不流畅。
第二个环节是抢答题环节,台上共有6支队,故共预设6道抢答题。只有二年级3班代表队在此环节抢答成功,获得15分。其余5支代表队,不是因为不会操作抢答器,就是因为抢到发言机会,但是不能正确作答,而错失抢答机会。
3. 现场互动有些乱。
因为台上选手抢到回答机会,但是又不能正确作答,所以给台下观众预留了回答机会。每一个现场回答正确的孩子,都可以获得小奖品一份。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到了后面台上选手再抢答,已经是和台下观众一起抢着回答,所以导致现场互动有些乱。
回顾这些不足,分析原因,以为后续素养大赛的组织积累经验。想到如下几点:
1. 需要赛前辅导。
每一场素养大赛,都需要在比赛前,分别对台上选手和台下观众进行辅导,对台上选手的辅导主要包括如下两点:
(1)怎样使用抢答器?
因为孩子们平日接触抢答器的机会不多,就更遑论使用抢答器的经验了,所以在比赛开始前,现场工作人员需要先对台上选手做抢答题使用方法的辅导,特别是要告诉台上选手,在主持老师读完抢答题的题目后,听到抢答器“滴”的声音后, 再按面前的抢答器进行抢答。
(2)怎样使用话筒?
参赛代表队比较多的时候,需要传递话筒,所以也需要在比赛开始前,先做个集中辅导,以确保话筒传递顺畅,效果无虞。
2. 需要聚焦年级。
五、六年级在比赛之前,按照如上方法分别对台上选手和台下观众进行辅导,二年级在比赛之前,也按照如上方法分别辅导,但是效果为什么差距较大呢?可以想见的原因就是年级高低的问题,因此,如果第三届“数学故事汇”活动周,仍有素养大赛,那么面向人群是不是要有所调整呢?
每一次“数学故事汇”活动周,都是对我们想法的检验,对我们能力的考验,有时能够表现得很好,感觉很开心!也有时会表现得差强人意,感觉很不舒服。
当我们用一颗平常心来看待,这些可能都是常态,但是需要我们不断实践,再不断反思,后不断改进,以逐步提升我们“常态工作”的水平,此才为我们对待包括“数学故事汇”在内诸多工作的态度。
今天因为有雨,未全校集合,所以没有开幕,但是一切俨然已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