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讲,烦恼即菩提,菩提即烦恼。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常八九,生活中困难无处不在。而面临生死之类的大难,往往被人称为劫难,幸免于难者,称为逃过劫难。道教认为,所谓劫难,即指灾难、祸患。
自八月初事出以来,已近两月,当初的人心惶恐难度的日子,也已经在日夜中穿梭而过。即便日夜难眠寝食难安,今天看来也已经渐渐变淡,艰苦困难的日子也在慢慢走远……
人这一辈子,要走很长的路。如果能活过三万多天,我们已经走过将近半个岁月,常常有人问时间都去哪儿了,时间流在昨天的劫难里,躲在明天的幸福里。时间美丽在怡人的道路上,醉倒在盛开的花瓣里,时间成长在孩子的个头里,牵挂在父母的心坎里。时间飞逝般远去,流走了我们所有的开心与不开心,包容了所有的困难与痛苦。重新开启我们新的征程。
宋代蒋捷写过《一剪梅》里说: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这首词,是词人乘船经过吴江县时所作,写出了词人伤春的情绪及久客异乡思归的情绪。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表现了作者倦游思归的愁和春光易逝的愁,可蒋捷是因为倦游,一路心情跟我们难以比较我们是因为工作遭遇。今日风雨潇潇,路上行人渐少,台风令人堪忧,窗外树木飘摇。境遇不一心情如出一辙,借用词人的话语表达现在的心情罢了。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这是东晋文学家、田园诗人陶渊明的《杂诗》八首之一,感叹时间一去不复返,勉励人们应抓紧时间做有意义的事情。时光荏苒,青春不再。那晚站在深圳大学的跑道边,感受一个个年轻的飞奔背影,汗水流淌在稚嫩的脸庞上,穿透过矫健的步伐中。才惊觉原来青春可以放肆,可以追逐,可以紧紧握在我们的手心里。
易经里讲因果关系,天人合一,道德经里讲道法自然。我的理解实质上是一个道理,两者相互融合讲的便是人之修行。人生会遇到各种喜怒哀乐,遇到很多难以跨过的沟沟坎坎,扛不过去便是塌陷歇斯底里,杠过去便能遇见彩虹。很多时候,若非拥有大智慧者不可认清其真相。真正修行之人,心如明镜,寂然不动。他们已无分别心,放下一切,甚至连修成大道的心都没有,不执着于任何念想,唯求内心空虚清净。若真的清净了,你就修成了大道。此行深圳就当善行,修心明理。煎熬与等待就是帮自己与他人渡劫,而人生也算是走了场该走的时间修行。只是这场浩劫来的如此不是时候,青春后期被撞得粉身碎骨,中年还得站得坚挺漂亮。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今日起,善待自己帮助他人,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努力让生活更有意义,期待当下的每一天都能够非凡,更能够精彩绝伦。
人生中遇到的每一次不顺与痛苦,都是上天想让我们过的更好而特意的修炼我们塑造我们。理解,接受,理解世界,放过自己。
如果说时间是场虚华软弱逃不过的一场劫难,岁月便是场真挚朴素避不了的一次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