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圣心源》精要(71.2)
黄岐之
“水胀”
[摘录1]水从下升,而推原其本,实自上降,离中之阴,水之根也。水降于肺胃,肺胃右转,清凉而化浊阴,是水降于气分也。肺胃不降,阳分之水淫泆而上逆,故脐以上肿。
金性喜敛,其收敛而不郁者,阳明胃土之降也。土湿胃逆,肺无降路,阳分之水,不得下行,阴分之水,反得上泛。水入于肺,宗气隔碍,则为喘满;水入于经,卫气壅阻,则为肿胀。
[意义]水(阴)从下(下焦)上升,究其原由之根本是气阳上降,离(火)中之阴是水(阴)之根。水(阴)降于肺胃,肺胃右转,清凉而化浊阴,是水(阴)降于气分。肺胃不降,阳分之水淫泆(放恣)而上逆,故脐以上肿。
金(肺)性喜敛,其收敛而不郁是阳明胃土之降的结果。土(脾)湿胃逆,肺无降路,阳分之水,不得下行,阴分之水,反得上泛(升)。水入于肺,宗气隔碍,则为喘满;水入于经络,卫气壅阻,则为肿胀。
[感悟]水从下身上升,其实是来自上降,离中之阴,是水的来源。水降在肺胃,肺胃右转,清凉而化浊阴,因此水降于气分。肺胃不降,阳分之水淫泆而上逆,故脐以上肿。
土湿胃逆,肺无降路,阳分之水,不得下行,阴分之水,反得上泛入肺,宗气隔碍,则为喘满;水入经络,卫气壅阻,则为肿胀。
[摘录2]水生于肺而统于肾,藏于膀胱而泄于肝。肾与膀胱之府,相为表里。饮入于胃,脾阳蒸动,化为雾气,而上归于肺。肺金清肃,雾气洒扬,充灌于经络,熏泽于皮肤,氤氲郁霭,化为雨露。及乎中焦以下,则注集滂沛,势如江汉矣。
膀胱者,水之壑也。肺气化水,传于膀胱,肝气疏泄,水窍清通,是以肿胀不作。膀胱之窍,清则开而热则闭。《灵枢》:三焦者,入络膀胱,约下焦,实则闭癃,虚则遗溺。其虚而遗溺者,相火之下虚也,其实而闭癃者,非相火之下实也。以肾主蛰藏,肾气能藏,则相火秘固而膀胱清;肾气不藏,则相火泄露而膀胱热。相火蛰藏,膀胱清利,是谓之实。膀胱之热者,相火泄于肾藏而陷于膀胱也。
[意义]水生于肺而肾主水,藏于膀胱而泄于肝。肾与膀胱之府,相为表里。饮(饮食)入于胃,脾阳蒸动,化为雾气,而上归于肺。肺金清肃,雾气洒扬,充灌于经络,熏泽于皮肤,氤氲郁霭(指湿热飘荡的云气,烟云弥漫。),化为雨露。及乎(达到)中焦以下,则注集滂沛(形容血流多),好象江汉之势。
膀胱是水之壑(深沟)。肺气化水,传于膀胱,肝气疏泄,水窍清通,是以肿胀不作(由是没有肿胀)。膀胱之窍,清则开而热则闭。《灵枢》:三焦者,入络膀胱,约下焦,实则闭癃(尿闭或小便不通),虚则遗溺(遗尿或小便遗出)。其虚而遗溺是相火在下焦虚弱,其实而闭癃者,非相火在下焦实盛。肾主蛰藏(潜藏),肾气能藏,则相火秘固而膀胱清;肾气不藏,则相火泄露而膀胱热。相火蛰藏,膀胱清利,是谓之实(肾气旺盛)。膀胱之热是相火不能肾藏而陷(泄露)于膀胱。
[感悟]水生于肺而肾主水,藏于膀胱而泄于肝。 肺气化水,传于膀胱,肝气疏泄,水窍清通,是以肿胀不作(没有肿胀)。膀胱之窍,清则开而热则闭。
肾主蛰藏,肾气能藏,则相火秘固而膀胱清;肾气不藏,则相火泄露而膀胱热。相火蛰藏,膀胱清利,是谓之实。膀胱之热是相火不能肾藏而陷于膀胱。
[摘录3]相火藏于肾水,原不泄露,其泄而不藏者,过在乙木。木性疏泄,疏泄之令畅,则但能泄水而不至泄火。水寒土湿,生气郁遏,疏泄之令不行,而愈欲疏泄,故相火不得秘藏,泄而不通,故水道不能清利。
相火之陷,其原在肝,肝气之陷,其原在脾。肝脾郁陷,合相火而生下热,传于己土,己土以其湿热传于膀胱,是以淋涩而赤黄也。
[意义]相火藏于肾水,原不泄露,其泄而不藏是过(错)在乙木(肝木)。木性疏泄,疏泄之令畅(通畅),则能泄水而不泄火。水寒土湿,生气郁遏,疏泄之令不行(阻滞),而愈欲疏泄(肝气郁遏而弱,疏泄失制约),故(导致)相火不得秘藏,泄而不通(郁结),故(致使)水道不能清利。
相火之陷(不得秘藏),其原因在肝郁,肝气之陷(郁滞),其原因在脾(升不力)。肝脾郁陷,合(使)相火而生下热,传于己土(脾),己土以其湿热传于膀胱,因而小便淋涩而赤黄。
[感悟]相火藏于肾水,其泄而不藏在于乙木。木性疏泄,能泄水而不至泄火。水寒土湿,生气郁遏,相火不得秘藏,泄而不通,故水道不能清利。
相火之陷,其原在肝,肝气之陷,其原在脾。肝脾郁陷,合相火而生下热,传于己土,己土以其湿热传于膀胱,因此淋涩而赤黄。
[摘录4]膀胱闭癃,水不归壑,故逆行于胸腹,浸淫于经络,而肿胀作焉。《水热穴论》:其本在肾,其标在肺,皆积水也。故水病下为胕肿大腹,上为喘呼不得卧者,标本俱病。
其本之在肾者,宜泻之于膀胱;其标之在肺者,宜泻之于汗孔。汗溺之行,总以燥土疏木为主。水病之作,虽在肺肾两藏,而土湿木郁,乃其根本也。
[意义]膀胱闭癃,水不归壑(深沟。水不入膀胱),因而,逆行于胸腹,浸淫于经络,而形成肿胀。《水热穴论》:其本在肾,其标在肺,皆积水也。故水病下为胕肿(浮肿)大腹,上为喘呼不得卧者,标本俱(都)病。
其本在肾,宜通过膀胱泻之;其标在肺,宜通过汗孔泻之。泻汗总以燥土疏木为主。水病的产生,虽在肺肾两藏(形成在肺肾),而土湿木郁是其根本。
[感悟]膀胱闭癃,水逆行于胸腹,浸淫于经络,而形成肿胀。其本在肾,其标在肺,都是积水,标本俱病。
其本之在肾者,宜泻之于膀胱;其标之在肺者,宜泻之于汗孔。水病形成在肺肾,而土湿木郁,是其根本。
[摘录5与(注释)]苓桂浮萍汤
茯苓三钱 泽泻三钱 半夏三钱 杏仁三钱 甘草二钱 浮萍三钱 桂枝三钱
煎大半杯,热服。覆(盖)衣,取(发)汗。
中气虚,加人参,寒加干姜。肺热,加麦冬、贝母。
[摘录6与(注释)]苓桂阿胶汤
茯苓三钱 泽泻三钱 甘草二钱 桂枝三钱 阿胶三钱
煎大半杯,热服。
小便不清,加西瓜浆,热加栀子。中(焦)虚加人参,寒加干姜。
[摘录7]乙木遏陷,疏泄不行,阳败土湿,不能制伏水邪,故病肿胀。泻湿燥土,疏木行水,是定法也。后世八味加减之方,地黄助脾之湿,附子益肝之热,肝脾未至极败,服之可效,肝脾病深则不效,而反益其害,最误人也。
[意义]乙木遏陷(阻滞),疏泄不行(不通畅),土湿阳气衰败,不能制伏水邪,故病肿胀。泻湿燥土,疏木行水,是其规则。后世(人)八味加减之方,地黄助脾之湿,附子益肝之热,肝脾之气没有衰败,服之可(有)效,肝脾病深则不(无)效,而反益其害(无益有害),最误人也(啊)。
[感悟] 水胀是乙木遏陷,阳败土湿。泻湿燥土,疏木行水,是治疗之法则。后人八味加减之方,地黄助脾之湿,附子益肝之热,肝脾之气没有衰败,服之有效,肝脾病深则无效,而无益有害。
[摘录8]气位于上,水位于下。气之在上,虽壅满郁遏,而不至于胀,惟下陷而不升,则病气鼓;水之在下,虽停瘀凝结,而弗至于肿,惟上逆而不降,则病水胀。肿在身半以上者,水胀也;胀在身半以下者,气鼓也。其一身俱至肿胀者,气病于下而水病于上也。气水交病,则气中亦有积水,水中不无滞气。
总之,气不离水,水不离气,气滞则水凝,水积则气聚。气病于下者,其水道必不利;水病于上者,其气道必不通。仲景《金匮·水气》之法,腰以上肿,当发其汗,汗发则气通而水亦泄;腰以下肿,当利小便,便利则水行而气亦达矣。
[意义]气位于上,水位于下。气之在上,虽壅满郁遏,而不至于胀,惟(只有)下陷而不升,则病生气鼓;水之在下,虽(虽然)停瘀凝结,而弗至(不至于)于肿,惟(只有)上逆而不降,则病生水胀。肿在身半(脐)以上是水胀;胀在身半(脐)以下是气鼓。其一身俱至(一身皆)肿胀是气病于下而水病于上。气水交病,则气中有积水,水中有滞气。
总之,气不离水,水不离气,气滞则水凝,水积则气聚。气病于下,其水道必不利;水病于上,其气道必不通。仲景《金匮·水气》之法,腰以上肿,当发其汗,汗发则气通而水亦泄(利);腰以下肿,当利小便,便利则水行而气亦达(通)。
[感悟]气分为阳,水分为阴,阳升阴降是规律。气位于上,水位于下。气之在上,下陷而不升,则病生气鼓;水之在下,上逆而不降,则病生水胀。
阴阳互生、共存。气不离水,水不离气,气滞则水凝,水积则气聚。气病于下,其水道必不利;水病于上,其气道必不通。仲景《金匮·水气》之法,腰以上肿,当发其汗,汗发则气通而水亦泄;腰以下肿,当利小便,便利则水行而气亦达。
(“《四圣心源》精要”文集为原创系列文章,版权所有,请勿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