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做事情不仅要效率高,更要方向正确。
《小强升职记》是之前浏览简书网页时,看别人推荐的书单。虽然听名字好像是与职场升职有关,并不是那么吸引人,但看完简介才知道它其实是一本时间管理故事书。通过老付和小强之间的交流逐渐让小强明白如何对待时间,如何管理时间,进而管理自己的人生。
今天读完第一章,了解了几个概念:“确实很忙的人”和“假装很忙的人”、“时间黑洞”、“主动时间”和“被动时间”、“时间日志”和“价值观”,书上有很多实践做法可以直接在我们生活中行动,因为我觉得把书中的精华在思想中升华,在我们生活中践行,才是“真读书”。
(1)“确实很忙的人”和“假装很忙的人”有天壤之别。前者会自己管理,而后者不会,前者会用20%的时间完成后者用80%的时间才能完成的事,所以前者忙着打发剩下的时间,后者则忙着煮方便面和熬夜。这样一想,很多时候,我都是“假装很忙的人”,总喜欢把事情拖到不能再拖的时候才开始做,于是开始焦急,开始熬夜,甚至开始抱怨。
(2)“时间黑洞”产生源于大脑喜欢做简单事情的特点,比如刷朋友圈和写报告哪个很简单?当然是刷朋友圈,所以大脑会倾向做这个。所以生活中会出现大量的“超市时间黑洞”、“电视时间黑洞”、“网络时间黑洞”等等,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提供很多相互关联的信息吸引我们的注意力,使消耗的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膨胀。可能我们一开始是出于单纯的并且单子的目的逛超市、看电视、找资料,而最终却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就像开始拉着一根绳子,最终却拉出了一头大象。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掉入了时间黑洞中,所以才会常常感觉时间不够用,计划的事件总是超时间才完成,因为时间黑洞会永无止境地吞噬我们宝贵的时间。
(3)人生没有下脚路,每一段时间的作用都是有它自己的意义,但却有“主动时间”和“被动时间”之分。做事之前有预期,并且追求预期的结果是主动运动时间,而漫无目的的做就是被动运用时间。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做一件事是没有计划的,没有计划就没有压迫力,就会在做的过程中有拖延,就会影响做成一件事的效率和质量。
(4)时间日志是我们避开时间黑洞,找到高效时间段的法宝,它就像我们记录自己的支出一样,忠实地记录我们的时间都花费在什么地方。它有三个好处:一是提醒我们珍惜时间;二是分析自己时间的投入与产出;三是找到自己的最高效时间段。通过回顾时间日志帮我们反思我们改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发现我们的高效时间段,提高工作效率。
(5)“价值观”是帮助我们确定自己生活中最重要的事并在高效时间段完成。价值观其实就是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价值观没有对错之分,每个人在自己的人生路上都有自己的走法。我们生活中会有这三类人:①拿着地图走路,这样的人喜欢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先做好详细的计划,然后按照自己的计划去办事,比如建筑设计师;②看着路牌走路,这样的人喜欢走一步看一步,每到一个十字路口都要选择一次方向,最终走向哪里,自己都不知道,比如科研人员;③顺着方向走路,这样的人只选择一个大方向,然后就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架桥过河,披荆斩棘,靠一个信念坚定地走下去,比如创业者。所以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搞明白自己是哪一种人,我们愿意成为哪种人,在工作中我们要找到自己的职业价值观,是更愿意成为管理人员还是科研人员,这样你会在每次选择的时候做不一样的决定。当然,价值观是有可能由于经验的积累,环境的变更而不断调整的。我们阅读,我们旅游,我们从事艺术创造,都会不断拓宽我们的眼界,价值观也会随之改变。所以才会有“人以类聚人以群分”,价值观是我们看不见的触角,当我们和其他人接触交流的时候,总是会先用触角感应一下对方是否和你是一类人。交朋友,找对象亦是如此。
通过阅读第一章,我进行了反思,以前的我是个“假装很忙的人”,“被动运用时间的人”、“看着路牌走路的人”和“常常掉入时间黑洞的人”,今后,我想通过管理时间,利用时间,做一个“确实很忙的人”、“主动运用时间的人”、“顺着方向走路的人”和“掌握高效时间段的人”。从9月份开始,我将践行“时间日志”,将每天的时间分成段,不断计划,不断反思,希望能够成就一个全新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