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如何避免战略陷阱(6)
摆脱陷阱与自我超越(2)
第三,时刻保持敬畏之心。
市场上公平的,你用什么方式与市场对接,市场就会用相匹配的方式回馈你。
我们不要老想着“人定胜天”,人首先要认识规律,尊重常识。只有掌握企业发展规律,才能把握企业的生存密码。查理.芒格曾说:“所谓常识,是平常人没有的常识。在说某个人有常识的时候,我们其实是说,他具备平常人没有的常识。人们都以为具备常识很简单,其实很难。”很多企业都是误打误撞入门和做大的,所谓“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未来行业的规律性会更强,企业要科学地进行战略定位,才能走得更长远。
就目前来说,机会红利正在全面消退,这几年就是一个巨大的分水岭:以前是机会主义时代,胆大就能成事;以后,将是长期主义时代,对企业家的要求将越来越高。
我在2014年底曾写过一篇文章《三个重建将改变中国》,第一个是秩序重建。第二个是文化重建。第三个是生态重建。6年过去了,回过头来看,“三个重建”全部兑现。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很多拼命挣钱、不择手段挣钱的老板感到不适应,这是必然的。大家要有思想准备,以后靠数量发展和不计代价的方式,从政策、文化、生态上都不会得到允许的。新消费需求、新技术引领、新增长模式都将使整个环境重新洗牌。整个中国发展到今天,终于迎来一个新的时代:好人赚钱的时代到来了。对企业家的生存之道来说,小老板靠勤奋,中老板靠智慧,大老板靠德行。以后对企业家的要求将越来越高----有恒才才有恒心,有恒心则有恒财,这是一个长线思维。
其实,对处于一定阶段的大老板来说,金钱仅仅是追求卓越与创新顺带产生的结果,财富在他们心中只是个人价值理念与终极人生意义的一种媒介。这是个“十倍速”发展的社会,也是一个“摩尔定律”大显身手的时代,产品可以快速克隆,模式可以瞬间模仿,只有企业的内在精神气质无法复制。这种内在的精神气质,就是企业家独特的人格、操守、魅力、理念以及由此而塑造的企业文化。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企业能长多大,就要看企业家的心有多高,企业家的高度决定了企业的高度。
第四,随时保持归零心态。
每个人的思想都是他过去人生的总和,这对那些成功人士来说更是如此。越是成功的人,自我认知越难,因为他们有着丰富的成功经验就会成为今天的绊脚石。
能以归零心态应对世事沉浮,保持学习的热情与动力,不仅是对过去荣耀、挫折的一种舍弃,也是对自己人生经历的一种扬弃。否定自己需要很大的勇气,这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力量。一个失去自省能力和学习能力的人,无论他有多辉煌的过往、多庞大的基业,失败只是早晚的事情。
第五,学会做减法,拒绝诱惑。
人生中,包括企业、优秀的人、有科学头脑的人、重视战略的人、找准方向的人,相当于在高速公路上开车,越走越顺。战略决策把握好了,能少走弯路。有些人速度也不慢,但路选错了,总是在断头公路上跑,所以永远到不了目的地。这就体现了战略的重要性。
前行道路上,企业家必须经得起诱惑,对自己所从事的行业有所坚守,这就需要企业家对自己的行业发自内心的热爱,并能乐在其中。孔老夫子有句话是这样讲学习的,叫“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做企业也是这样。所谓“乐之者”,正对应爱因斯坦所说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说,以所从事的行业为“乐”,是很多企业家最终做成行业老大的重要原因。我本人也是这样,基本上约30年一直是在一个很清晰的轨道上,没有走过弯路,即便转换,也是前一步为后一步打基础----这样才走得稳,走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