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父母话术训练手册》:恰当的对话能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1. 要看到孩子做出的贡献、协助,并向他表达自己的心情

家长要善于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心情,比如“你可帮了大忙了”“你开心我就开心” 。

例:

➢你帮妈妈把盘子端过来啦,妈妈好开心。

>你把碗刷了,谢谢。

>谢谢你把衣服收回来。

2.指出孩子做出的成绩

这里需要家长关注的是孩子的成长与进步,并且及时告诉孩子,比如“我觉得你这部分做得特别棒”  、“进步很大”等类似的话。

例:

虽然不喜欢胡萝卜,但还是吃了一口。

比上次成绩进步了!

(孩子在跑步时)摆臂的姿势比之前好了。

3.接受孩子的失败

很多事情并不是努力便会有结果。这个时候,家长就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虽然会感到遗憾,但也要学着接受。在这个基础上,用“接下来应该怎么做呢”这样的语言,把关注点从过去的失败转移到今后要做的事情上。

例:

(孩子不小心碰倒了桌子上的杯子)没事吧?衣服没湿吧?

(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有些遗憾啊。让我们一起想想,到下次考试前有什么是我们可以做的吧!

4.不要将孩子和别人做比较,要重视他自身的成长

有时,我们自以为关注的只是自己的孩子,但殊不知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可能不止一次地将他与周围“其他孩子”做了比较,比如兄弟姐妹、朋友,甚至是妈妈自己小的时候,等等。但如果要做比较的话,还是拿孩子以前的表现做参照物比较好。也就是说,要重视孩子的成长,及时给予鼓励,比如“比上一次做得好了”等。

和上次比,这个部分完成得更好了。

这方面有进步。

5.对孩子具体的行为做出反应

举个例子,这里要做评价的不是孩子的成绩,而是他的行动,也可以称为“关注理所应当的行为”。

例如,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可以说一句“写作业呢”,来表达妈妈有关注他,妈妈知道他在努力。

例:

在为明天做准备呢。

在练字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