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书籍摘抄
(一)概念性摘抄
P7-成长型思维模式理念:你的基本能力是可以通过你的努力来培养的。即使人们在先天的才能和资质、兴趣或者性情方面有着各种各样的不同,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努力和个人经历来改变和成长。
(二)案例摘抄
P20-每个人在刚出生时都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婴儿每天都在拓展自己的技能,而他们学习的并不是普通的技能,而是人生中最难的任务,比如走路和说话。他们从来不会说太难了,或者说这些技能根本不值得自己为之努力。婴儿不会担心自己犯错误或者丢脸,他们向前走,摔倒,再站起来。他们就这样跌跌撞撞地前行。
P21-一个七年级的小姑娘说,我认为一个人的智力是需要去努力学习的,并不是凭空获得的,大部分孩子如果不确定答案,是不会拒收回答问题的。但我经常举手,因为如果我错了,我的错误就可以得到纠正。我也可能会举手问,“这个问题要怎么解决呢?”或者“我没弄明白这个,您能帮助我吗?”
(三)方法类摘抄
P289-营造成长型思维模式的环境,向孩子和对方问一组问题如下:
1、你今天学到了什么?
2、你有没有犯错,从错误中学到了什么?
3、你今天努力尝试做什么事了吗?
最强激励方式,“最努力的人才是冠军/"语文课代表",你可以成为一个冠军/"语文课代表"。明天你来告诉我们,为了当好冠军,你做了什么事。”
P78-无论我们谈论达尔文还是普通的大学生,想达成重要成就都需要明确的关注点、全身心的努力、无穷无尽的策略,还有学习中的同伴。这是成长型思维模式能够给予人们的,也是成长型思维模式可以帮助人们发展能力并结出丰硕果实的原因。
P277-每一次受到批评时,我都会告诉我自己:“哦,那只是他们的工作。”然后我会立即回到我自己的工作上来。--我理解是一种抽离方式
P296-你感觉自己要控制不住的时候,可以离开房间,写下自己最丑恶的想法,再写下真正发生的情况。当你觉得自己足够平静了,可以再回到是事情本身。
P299-308,改变思维方式
第一步:接受,每个人的思维模式都是成长型和固定型的混合物,正常的人类都是这样的。
第二步:观察,明确是什么激发了你的固定型思维模式。
第三步:命名,给固定型思维模式人格起个名字。
第四步:教育,你知道了触发固定型思维模式的诱因,并了解自己的固定型思维模式人格以及他会对你造成什么影响。他有了自己的名字。那就需要教育他。让他和你一起走过这段旅程。
二、对书籍的消极感受
1、从上学至工作期间,身体内确实存在几个固定型思维的自己,有时遵从了另一个自己的意见。
2、回家老想看手机,嗨。
三、对书籍的积极感受
1、找到了,培养孩子具备成长型思维的方法。同时检索自己,在没看《终身成长》这本书前,对孩子也多是提出要努力,要练习,不要怕失败。
2、看了2遍,既有新的认识,又巩固了老的知识。自己的心态得到了较大调整,继续应用,继续学习。
3、想到抽离,这个词。在生活中和工作中,都去应用成长型思维模式,也是不同的自己。在尽职尽责的基础上,做到快速切换,快速抽离。
四、书籍逻辑
1、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分析、思维方式产生的结果
2、各场景下不同思维方式的结果
3、如何调整思维方式
备注:
1、第一次使用泡泡糖阅读法,谢谢樊登读书会,谢谢李拓老师。
2、摘抄不知道是否有些多,但我觉得书中一些案例,我可以给孩子讲,定期给她强化强化。